知识的学习在于点滴记录,坚持不懈;知识的学习要有深度和广度,不能只流于表面,坐井观天;知识要善于总结,不仅能够理解,更知道如何表达!
如果不熟悉C++带引用计数的智能指针shared_ptr和weak_ptr,请参考我的另一篇介绍智能指针的博客:https://blog.youkuaiyun.com/QIANGWEIYUAN/article/details/88562935
鉴于同学们提问的一些有关智能指针的问题,这篇文章主要介绍C++11提供的智能指针相关的enable_shared_from_this和shared_from_this机制。
问题代码
先给出两个智能指针的应用场景代码,都是有问题的,仔细思考一下问题的原因。
代码清单1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智能指针测试类
class A
{
public:
A():mptr(new int)
{
cout << "A()" << endl;
}
~A()
{
cout << "~A()" << endl;
delete mptr;
mptr = nullptr;
}
private:
int *mptr;
};
int main()
{
A *p = new A(); // 裸指针指向堆上的对象
shared_ptr<A> ptr1(p);// 用shared_ptr智能指针管理指针p指向的对象
shared_ptr<A> ptr2(p);// 用shared_ptr智能指针管理指针p指向的对象
// 下面两次打印都是1,因此同一个new A()被析构两次,逻辑错误
cout << ptr1.use_count() << endl;
cout << ptr2.use_count() << endl;
return 0;
}
代码打印如下:
A()
1
1
~A()
~A()
main函数中,虽然用了两个智能指针shared_ptr,但是它们管理的都是同一个资源,资源的引用计数应该是2,为什么打印出来是1呢?导致出main函数把A对象析构了两次,不正确!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说明对于shared_ptr的底层原理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代码清单2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智能指针测试类
class A
{
public:
A():mptr(new int)
{
cout << "A()" << endl;
}
~A()
{
cout << "~A()" << endl;
delete mptr;
mptr = nullptr;
}
// A类提供了一个成员方法,返回指向自身对象的shared_ptr智能指针。
shared_ptr<A> getSharedPtr()
{
/*注意:不能直接返回this,在多线程环境下,根本无法获知this指针指向
的对象的生存状态,通过shared_ptr和weak_ptr可以解决多线程访问共享
对象的线程安全问题,参考我的另一篇介绍智能指针的博客*/
return shared_p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