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N算法实践

本文介绍了k-近邻(kNN)算法的基本原理,算法流程,并通过案例展示了如何使用kNN算法改进约会网站的配对效果。算法流程包括计算距离、排序、选择最近邻及确定分类频率。案例实践部分引用了机器学习实践的相关内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算法介绍

总的来说,入门的第一个机器学习算法是k-近邻算法(kNN),它的工作原理是:存在一个样本数据集合,也称作训练样本集,并且样本集中每个数据都存在标签,即我们知道样本集中每一数据与所属分类的对应关系。输入没有标签的新数据后,将新数据的每个特征与样本集中数据对应的特征进行比较,然后算法提取样本集中特征最相似数据(最近邻)的分类标签。一般来说,我们只选择样本数据集中前k个最相似的数据,这就是k-近邻算法中k的出处,通常k是不大于20的整数。最后,选择k个最相似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分类,作为新数据的分类。

2 算法流程

k-近邻算法的伪代码如下:

对未知类别属性的数据集中的每个点依次执行以下操作:

(1) 计算已知类别数据集中的点与当前点之间的距离;

(2) 按照距离递增次序排序;

(3) 选取与当前点距离最小的k个点;

(4) 确定前k个点所在类别的出现频率;

(5) 返回前k个点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作为当前点的预测分类。

3 案例实践——使用 k-近邻算法改进约会网站的配对效果

(参考机器学习实践第二章,数据来源https://www.manning.com/books/machine-learning-in-action

4 代码
"""
Created on Dec 10, 2017
kNN: k Nearest Neighbors
Input:      inX: vector to compare to existing dataset (1xN)
            dataSet: size m data set of known vectors (NxM)
            labels: data set labels (1xM vector)
            k: number of neighbors to use for comparison (should be an odd number)
Output:     the most popular class label
"""
import numpy as np


de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