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通信基础原理介绍及嵌入式应用
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特别适用于嵌入式系统中。本文将详细介绍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并提供相关的源代码示例。
一、串口通信基本原理
串口通信是通过串行传输方式在两个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它使用一个引脚(线)来逐位地传输数据,相对于并行通信而言,串口通信只需较少的引脚,因此在嵌入式系统中更为常见。
常见的串口通信标准包括RS-232、RS-485和UART。RS-232是一种常见的串口通信标准,它定义了数据的电气特性和信号传输规范。RS-485是一种多点通信标准,可以连接多个设备进行通信。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是一种串口通信的硬件接口,它负责将数据转换为串行的数据流进行传输。
在串口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发送端将字节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流,然后通过串口发送出去。接收端接收到串行数据流后,将其转换为字节数据进行处理。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通常还会使用奇偶校验、停止位等机制。
二、串口通信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串口通信在嵌入式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例如传感器、执行器、显示器等。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嵌入式系统中使用串口通信的示例代码:
#include <stdi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