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S三角波设计教程:从FPGA基础入手,轻松掌握信号发生器设计
DDS信号发生器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中的信号源,它可以产生多种不同波形的信号,满足各种不同的信号要求。本教程将介绍如何使用FPGA设计DDS三角波,是一个基于FPGA的信号发生器的简单实现。
在FPGA上实现DDS发生器,在基本的数学计算和信号路由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DDS三角波发生器是一个带有固定频率驱动的正弦模拟器,它的输出波形是由一个N位相位累加器和一个N位幅值控制器组成。通俗点说话就是一个地址计数器+正弦函数计数器。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总体框架:
module dds_tri (
input clk, //时钟信号
input rstn, //复位信号
input [31:0] dds_freq, //频率输入端口
output reg [15:0] dds_out //输出波形端口
);
reg [31:0]phase_acc; //相位累加器
reg [31:0]ctrl_reg; //幅值控制器
reg [16:0]sin_tab[0:32767]; //正弦波表,以及分辨率为15的幅值
reg [31:0]addr_cnt; //地址计数器
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n) begin
if(!rstn) begin
phase_acc <= 0;
ctrl_reg <= 0;
addr_cnt <= 0
本教程介绍了如何使用FPGA设计DDS三角波信号发生器,涵盖了DDS的基础概念、正弦波表生成以及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学习,读者将能理解FPGA上的DDS三角波设计并进行实践。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