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al Disaster Shocks登UTD24,全球灾害事件数据库

1907

全球灾害事件数据库(1900-2025)

数据简介

本数据源自比利时鲁汶大学CRED维护的EM-DAT国际灾害数据库,涵盖1900年至今全球231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0余起重大灾害事件。数据经联合国机构、NGOs、再保险公司等多元渠道采集,经标准化处理确保可比性。 

数据特征 

分类体系:包含自然灾害(地震/洪水/流行病等)与技术灾害(工业事故/交通事故等) 

字段内容:事件时空信息、伤亡损失、基础设施破坏及援助需求等核心指标 

辅助工具:提供变量解释表与编码规则,支持快速检索与分析 

核心优势: 1、全球覆盖:231个国家和地区 2、历时性:1900年至今连续记录 3、分类精细:自然/技术灾害二级分类 4、权威来源:多机构交叉验证数据 5、应用友好:配套标准化文档支持 

本数据库可为灾害研究、政策制定及风险管理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撑。

时间跨度

1900-2025年

数据范围

全球

数据格式

数据格式为Excel形式

数据指标

图片

相关研究

近年来,全球灾害事件频发,对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学术界围绕灾害事件的经济与管理效应展开了广泛研究,主要聚焦于企业韧性、供应链调整和技术创新三大领域。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灾害冲击下的企业韧性研究

灾害事件对企业运营的冲击及其应对策略成为研究热点。Han等(2025)探讨了人工智能(AI)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研究发现,AI技术能够显著增强企业抵御灾害冲击的能力。具体而言,AI岗位需求占比2.4%的企业在灾害发生后短期内可基本恢复企业估值损失,表明AI通过优化生产环境中的投入响应能力提升韧性。然而,研究也指出,组织配套设计的缺失会制约AI的潜在效益,尤其对低绩效企业而言,尽管其单位AI投资的边际收益更高,但实际生产力提升仍受限制。这一发现强调了技术投资与组织适配的协同重要性。

供应链中断与进口策略调整

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在灾害事件中暴露无遗。Lu和Li(2025)以2011年日本东部地震为例,分析了供应链中断对企业进口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灾害导致企业采取进口来源集中化策略,尽管进口来源国数量略有增加,但采购份额显著向核心供应商倾斜。此外,企业更倾向于与长期合作伙伴建立稳定关系,并将供应链向低风险地区转移,以降低转换成本和运营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研发密集型企业更倾向于集中采购,这与其规模优势、资源储备和风险管理能力密切相关。

灾害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

灾害事件可能对长期技术创新产生深远负面影响。Okolo和Wen(2023)基于非洲45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发现灾害显著抑制技术创新活动。具体而言,灾害发生率每上升1%,科学期刊发表量下降13.750%,研发投入减少3.302%,全要素生产率降低3.644%。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灾害影响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包括贸易萎缩、投资机会减少和人力资本受损。基于此,作者提出政策建议,如推动能源产业区位调整、激励初创企业创新、构建防灾知识体系等,以增强经济体的抗灾韧性。

未来研究价值

    1. 人工智能技术采纳对绿色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机制

    路径:企业AI技术应用→环境治理效率提升→绿色投资者增持

    设计:基于企业AI专利与绿色投资者持股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AI技术如何通过优化碳足迹管理吸引绿色资本。

    2. 数字化转型深度与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的非线性关系

    路径:企业数字化投入强度→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绿色投资者持股比例

    设计:采用年报文本挖掘构建数字化指数,利用面板门槛模型识别数字化水平对绿色资本吸引力的临界效应。

    3. 供应链韧性在绿色投资者影响企业低碳转型中的调节作用

    路径:绿色投资者持股→供应链中断风险缓冲→低碳技术投资

    设计:匹配全球供应链中断事件与企业碳减排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检验绿色投资者的风险对冲效应。

    4. 自然灾害冲击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ESG表现的异质性影响

    路径:灾害暴露程度→数字化应急响应能力→ESG评级变动

    设计:基于灾害地理数据与企业数字化投资,构建多期DID模型分析灾害情景下数字技术对ESG的边际贡献。

    5. 绿色金融政策对灾害频发地区企业创新效率的提振效应

    路径:绿色信贷投放→灾后重建融资约束缓解→清洁技术专利增长

    设计:选取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作为政策冲击,采用三重差分法识别政策对高灾害风险区域企业的创新激励。

    6. 气候灾害冲击与数字经济企业供应链重组的空间关联

    路径:极端气候频率→数字平台供应链迁移→区域经济韧性指数

    设计:融合卫星夜光数据与企业供应链地理信息,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经济的区域协同抗灾机制。

    7. AI驱动的灾害预测系统对企业可持续投资决策的引导作用

    路径:AI灾害预警精度→预防性资本配置调整→绿色资产占比提升

    设计:匹配气象AI企业合作数据与上市公司投资组合,采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

    8. 环境规制强度对灾后绿色技术扩散的门槛效应

    路径:灾害损失程度→规制压力→新能源技术采纳速度

    设计:基于各省环境立法强度与风电/光伏装机数据,构建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

    9. 区块链技术在灾害救援供应链中的信任构建机制

    路径:区块链溯源能力→救灾物资分配效率→受灾企业复苏周期

    设计:选取采用区块链的应急物流企业作为处理组,运用生存分析法检验技术效应。

    10.数字孪生系统对城市洪涝灾害经济损失的缓释效果

    路径:数字孪生城市覆盖率→灾情模拟精度→GDP损失减少幅度

    设计:构建智慧城市试点与历史洪涝灾害的匹配样本,采用合成控制法进行反事实估计。

    参考文献

    [1]Han M, Shen H, Wu J, 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Firm Resilienc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Natural Disaster Shocks[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25. 

    [2] Lu F, Li Z, Cai X. Supply Chain Disruption and Import Strategy: Evidence from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J]. China & World Economy, 2025, 33(1): 132-161. 

    [3] Okolo C V, Wen J. Economics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 Africa: An Empirical Evidence[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3, 30(5): 12362-12384.

    声明:本数据由数据皮皮侠团队整理,仅用于学术研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