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
人工智能指标(2007-2023)
数据简介
研究人工智能指标具有重要意义,因其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企业级人工智能指标,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可显著提升中国上市公司生产率,其机制在于调整企业劳动力技能结构,同时揭示企业、行业及地区因素对人工智能效应的影响,为微观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参考姚加权等(2024)的方法,团队基于上市公司年报、MD&A及专利文本构建了三个人工智能指标:1)对年报文本采用人工智能词典分词,计算词频加1取对数;2)对专利标题和摘要分词,含人工智能关键词的专利视为相关专利,按年统计专利数加1取对数。
时间跨度
2007-2023年
数据范围
上市公司
数据格式
数据格式为Excel形式
数据指标
相关研究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迅速发展,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现有研究从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企业行为等不同层面探讨了人工智能的经济效应。本文基于已有文献,从企业生产效率、劳动力市场调整、异质性影响等方面对人工智能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1.人工智能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人工智能对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已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姚加权等(2024)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人工智能词典,并通过文本分析测度企业层面的人工智能应用水平。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显著提升了企业生产率,且这一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人工智能通过优化劳动力技能结构——即减少常规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增加非常规高技能劳动力需求——来提升企业效率。此外,研究还发现人工智能的应用提高了企业价值,为微观企业层面的技术升级提供了实证支持。
2.人工智能与劳动力技能结构调整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对劳动力市场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姚加权等(2024)的研究表明,企业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后,倾向于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的依赖,同时增加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从而优化人力资本配置。这一发现与Acemoglu和Restrepo(2019)关于自动化技术替代低技能劳动力的研究结论一致,但进一步揭示了人工智能在提升高技能劳动力需求方面的独特作用。此外,该研究还指出,企业产权性质、人才引进方式、治理结构等因素会影响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结构的调整效果,表明企业在采用AI技术时需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差异化策略。
3. 人工智能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人工智能的经济效应在不同企业、行业和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姚加权等(2024)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层面的因素(如产权性质、治理结构)以及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因素(如技术密集度、区域创新环境)均会影响人工智能的生产率提升效果。例如,在市场化程度较高、人才流动性较强的地区,人工智能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这一结论为企业制定AI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启示,即需结合自身特征及外部环境优化技术应用路径。
未来研究价值
1. 人工智能技术采纳对绿色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机制
路径:企业AI技术应用→环境治理效率提升→绿色投资者增持
设计:基于企业AI专利与绿色投资者持股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AI技术如何通过优化碳足迹管理吸引绿色资本。
2. 数字化转型深度与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的非线性关系
路径:企业数字化投入强度→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绿色投资者持股比例
设计:采用年报文本挖掘构建数字化指数,利用面板门槛模型识别数字化水平对绿色资本吸引力的临界效应。
3. 供应链韧性在绿色投资者影响企业低碳转型中的调节作用
路径:绿色投资者持股→供应链中断风险缓冲→低碳技术投资
设计:匹配全球供应链中断事件与企业碳减排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检验绿色投资者的风险对冲效应。
4.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基于劳动力技能结构的调节作用
路径:AI应用程度→生产效率优化→ESG评级提升
设计:结合企业AI专利数据与ESG评级,运用调节效应模型考察高技能劳动力占比对AI-ESG关系的强化作用。
5. 数字经济政策与企业人工智能技术采纳的协同效应
路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AI技术扩散速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设计:基于国家数字经济试验区政策,构建多期DID模型检验政策外溢对AI技术渗透率的影响。
6. 绿色金融改革对企业人工智能投资的引导效应
路径:绿色信贷政策→清洁技术研发激励→AI相关创新投入
设计:利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作为外生冲击,分析政策如何促进AI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7. 人工智能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基于跨国供应链数据的实证检验
路径:企业AI技术应用→供应链智能化水平→供应链中断恢复能力
设计:匹配全球供应链数据库与企业AI投资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
8. 高管团队AI认知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交互效应
路径:高管AI技术背景→数字化战略激进程度→企业市场价值
设计:通过高管简历文本分析构建AI认知指标,考察其与数字化转型的协同价值创造效应。
9.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重塑区域创新格局?——基于专利空间溢出的视角
路径:区域AI技术密度→知识溢出强度→周边地区创新产出
设计:构建城市层面AI专利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技术扩散的地理边界。
10. AI驱动的绿色创新与企业碳绩效: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路径:AI绿色专利数量→清洁生产技术突破→碳排放强度下降
设计:应用专利IPC分类识别AI绿色技术,采用因果森林方法估计处理效应的异质性。
参考文献
[1]姚加权,张锟澎,郭李鹏,等.人工智能如何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基于劳动力技能结构调整的视角[J].管理世界,2024,40(02):101-116+133+117-122.
[2]Acemoglu, D., & Restrepo, P. (2019). Automation and new tasks: How technology displaces and reinstates labor.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33(2), 3-30.
声明:本数据由数据皮皮侠团队整理,仅用于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