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位移传感器作为工业测量、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核心感知设备,其选型合理性直接决定测量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应用适配性及全生命周期成本。当前市场中,因选型不当导致的 “测量失效”“参数冗余”“故障频发” 等问题普遍存在,需从技术原理出发,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建立系统化的选型框架。本文将从被测物特性分析、参数科学匹配、品牌合规甄别三个核心维度,提供专业选型方法。

一、被测物特性分析:基于三角光路原理的适配性评估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核心测量原理为三角光路法,即通过发射激光束至被测物表面,接收漫反射光线并计算三角几何关系得出位移值。该原理决定了被测物的结构与材料特性是选型的首要前提,需重点评估以下两类风险:
1. 结构导致的光路遮挡风险
若被测物存在深槽、镂空、台阶等复杂形貌,可能造成激光发射光路或反射光路被遮挡,导致测量信号中断或数据失真。例如,测量带深度>5mm 环形槽的金属工件时,若槽宽小于激光光斑直径的 1.5 倍,反射光线将被槽壁阻挡,无法形成有效三角光路。此时需提前与厂商沟通工件三维模型,明确测量点位的光路可达性,必要时选用小光斑直径(如≤0.1mm)的传感器或调整测量角度。
2. 材料导致的光信号衰减 / 反射异常
根据材料对激光的吸收与反射特性,需分类适配传感器参数:
吸光材料(如黑色丁腈橡胶、哑光碳纤维):易导致反射光强不足,需选用高功率激光发射器,并支持曝光时间动态调节,通过延长曝光时间提升信号强度;
强反光 / 镜面材料(如不锈钢镜面、浮法玻璃)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76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