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近年来,在汽车领域,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持续创新并迅速发展,越来越需要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防患于未然的功能(功能安全)、以及将功能安全标准化的 ISO 26262 等标准。特别是在技术创新卓著的中国,ISO 26262(功能安全)已被确立为以“GB/T”开头的推荐性国家标准,ISO 26262 的第一版中文译本“GB/T 34590”已于2017 年 10 月发布,并且已于 2018 年 5 月起开始施行。
在这种背景下,不仅汽车制造商(OEM),越来越多的汽车电子产品制造商(Tier1)也纷纷加速了功能安全支持,从全球范围来看,实现功能安全已经是必经之路。
本文将从半导体制造商的角度,在对功能安全和 ISO 26262 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并需要采取行动积极应对的背景下,介绍功能安全和ISO 26262是什么,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最新的汽车领域。
2. 什么是功能安全?
首先,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下什么是“功能安全”。
2-1. “安全”的定义
当突然被问及“请您解释一下安全是怎样的状态”时,可能很多人都难以立即作答。顺便提一下,在安全问题相关的基础导则--国际基本安全标准第一版 ISO/IEC Guide 51 中,对安全的定义是“安全 = 免于不可接受的风险”。这是一句双重否定句,可能在中文里很难立即理解,但是在英文中被描述为“Freedom from risk which is not tolerable”,可能更容易理解。但是,无论如何也很难用一句话来解释清楚“安全”到底是什么,因此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安全的定义。
“安全”的反义词是“危险”。那么,“危险”是怎样的状态呢?有时会将“危险”状态称为“有风险”。通常,“风险”有大有小。因此,通过针对“危险”(即高风险)采取措施并使风险降低到能够接受范围,“危险”状态就会变为“安全”状态。换句话说,“安全”状态也可以称之为“没有不可接受的高风险的状态”。现在能够理解开头的“安全 = 免于不可接受的风险”这句话了吧。
2-2. “本质安全”与“功能安全”的比较
那么,“功能安全”是什么意思?在介绍“功能安全”时,经常引用的术语是“本质安全”。在此我们想通过与“本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