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RFC2544基准解析
1.1 RFC2544基准解释
RFC 的全称是 Request for comment ,请求注解。是一系列收录了互联网国际标准的文件。RFC 2544 是用于测试和测量网络设备的性能的标准,该标准在1999年被规定。RFC 2544规定了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需要用到的测试语言和测试步骤。测试人员必须严格按照 RFC 2544 中规定的步骤进行测试。RFC 2544 还提供了标准的性能结果。通过对比设备的性能参数与 RFC 标准,用户能够轻松地比较不同厂商设备的优劣。
1.2 RFC2544时延解释
时延也常被成为延时(latency),是指一个帧从源点到目的点的总传输时间,包括网络节点的处理时间和在传输介质上的传播时间,其原理是发送帧时,带上时间戳(T1),发送到网络上,接收帧时,记录时间戳(T2),最后在接收方将2个时间戳比较(T2-T1),得到时延值。时延越大,说明设备处理数据包的速度越慢,因此时延也是考察被测设备的重要性能之一。
1.3 测试用途
RFC2544提供了网络互连设备的基准测试要求。规定了一系列的测试过程和方法,使得服务提供商和用户间可以在同一个基准下,对测试的实施和结果达成共识。
因此Supernova测试仪RFC2544基准测试,可用来测试受测设备的性能,通过RFC2544基准测试报告,用户也可对受测设备进行性能评测。RFC2544时延测试主要反映被测设备处理数据包的速度。
二、RFC2544时延在supernova测试仪中可应用的场景
2.1 网关模式
测试仪同时模拟客户端和服务器,测试流量穿过受测设备(防火墙、交换机、路由器等),得到受测设备的性能。
三、RFC2544时延用例功能介绍(版本:23.06.15 build3398)
3.1 分配cpu核
用例的运行需要分配cpu核数。
3.2 抓包设置
可以设置需要抓的协议类型,指定IP地址、端口、文件大小或者包数。可在运行前或运行中设置抓包。
3.3 DPDK大页内存占比
DPDK大页内存占用例运行内存的百分比。
3.4 UDP流数量
范围:1 - 1,000,000,UDP的流数量,每个五元组对应的UDP连接为一条流,每个端口每个核至少一条流。
3.5 流量方向
有单向、双向、先单后双三个选项,双向则表示测试迭代既有客户端到服务器的流量,又有服务器到客户端的流量。
3.6载荷变换类型
UDP的载荷内容,固定时全为0,随机时为随机字符串,自定义为16进制字符。
3.7 帧长变换模式
支持列表帧长变换模式:测试中使用的帧长将会按照设置的帧长列表,依序发送UDP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