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练习时发现一个很神奇的题,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i;
int main()
{
i--;
if (i > sizeof(i))
{
printf(">\n");
}
else
{
printf("<\n");
}
system("pause");
return 0;
}
执行结果发现是大于。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按道理i–后i的值是-1,而sizeof(i)的值应该是4,那么为什么会出现i>sizeof(i)呢?
结论来了!!!
无符号和有符号两个数比较时,会默认转成无符号数,再进行比较。
当两个数都当作无符号数来进行比较时,-1的符号位当作数值位来进行比较,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数,所以本题的结果是大于!
本文探讨了在C语言中,当一个有符号数(如i--后的-1)与一个无符号数(如sizeof(int)的值4)进行比较时,为何会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通过分析得出,这种比较会默认将有符号数转换为无符号数,导致-1被解释为一个非常大的数值,从而使得i>sizeof(i)的条件成立。
787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