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始接触git,就总结一些常用的git命令吧!
关于git的下载
(这里每行命令省略$)
01 git init (初始化一个仓库)
02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这里填你想要的名字" (创建的用户名,在多人开发的时候让人知道是你,global表示创建的用户名是在世界范围可用的)
03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这里填你的邮箱"
04 git add ./后面这里直接跟文件名 (把文件添加在暂存区,注意这里并没有真正进入git仓库)
05 git add ./不跟文件名 (这样表示把你做的修改,可能是多个文件,一次性添加到暂存区,但是也没有真正进入git仓库)
06 git commit -m "这里用来添加你想要的说明" (说明完提交后,你就真正把文件存入git仓库了)
07 git status (用来查看状态)
08 git log (查看你曾经的操作,显示的是Head指向的以及前面的操作)
09 git log --oneline (以简约的方式呈现你曾经的操作)
10 git reset --hard Head~数字(hard表示完完全全的回到那一步,数字是0表示退到上一步,1表示退到上上步,以此类推,head是一个指针)
11 git reset --hard 这里填版本号 (版本号是log之后 显示你的操作最前面的那一串字符串,使用版本号回退在你进行过多次操作的时候显得尤为方便,因为你不想一条一条的去数数你想回到哪一步)
12 git branch 这里填你想要创建分支的名字 (通常主分支叫master,可供多人开发上传文件,每个人都可以查看文件,但是如果你又想上传到git,而且你的文件还没完善好
你不想上传到master让小伙伴们看到呢,这个时候你需要另一个分支,这是属于你的分支,与master无关,就算log也不会显示在master分支进行的操作,像平行宇宙一样)
13 git branch 这里不跟分支名字 (查看当前有哪些分支,如果分支前面有个*号,表示当前处于这个分支)
14 git checkout 这里填分支名称 (去到你想去的分支)
15 git merge 这里填你想要合并到master分支的分支名称 (把分支合并到主分支后,小伙伴们就能看到你在另一分支上传的文件,同时log后也能看到所有曾经的操作
但是如果合并时发生冲突,你需要手动处理,并且再次add commit)
16 git reflog (当你不小心关闭了shell窗口,也就是命令行窗口,你log后只看不到之前的操作的,但是你又需要之前出现的版本号,就可以通过reflog查看之前的操作)
17 git branch -d 这里填你想要删除分支的名称 (记得不能处于分支中又想删除这个分支,换到其他分支再删)
18 git push 这里填github中你想上传仓库的网址 这里填你想上传的分支 (把本地的上传到github中,第一次上传需要出入账号及密码)
19 git pull 这里填github中你想下载仓库的网址 这里填你想下载到的分支 (记得下载前本地初始化一个git仓库)
20 git clone 地址 (把仓库的数据全部下载下来)
21 ssh-keygen -t rsa -C "这里填你的邮箱" (创建公钥和私钥,供通过ssh方式上传文件使用)
22 git remote add 这里填你想要的名称 这里填你想要的网址 (改变网址为自定义名称,下次Push和Pull可以不需要输入网址,输入你自定义的名称即可)
23 git push 这里填网址或自定义名称 -u 这里填你想要下载到的分支 (-u之后,可以直接使用git push,不需要分支网址,这样减少命令长度,使用23命令之前最好只用过一次22命令)
24 clear (清屏)
另:
1.当多人开发的时候,Push和Pull有可能会造成冲突,这种情况应该先Pull,先改变本地数据,因为服务器不允许冲突,但是本地数据可以手动修改
附:我只是一个小渣渣,有错之处,还望各位大侠指出或提建议,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