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之晶振

单片机的参考晶振分有源和无源,有源类输出信号功率大,频率相对稳定,但成本高。无源的性价比高,不易碎坏,需匹配稳定电容,通常为两只30pF的电容并在无源晶振的两侧接地,无源晶振即无外置电路的晶体。仅供参考。
### 有源晶振连接单片机的具体引脚及接法 有源晶振通常具有四个引脚,分别为输入端(GND)、输出端(OUT)、电端(VCC)以及未使用或接地的其他引脚。以下是具体连接方法: #### 1. **电引脚 (VCC 和 GND)** 有源晶振需要接入电才能工作,其 VCC 引脚应连接至单片机的工作电压(通常是 3.3V 或 5V),而 GND 则需连接到地线[^1]。 为了提高稳定性,在靠近有源晶振的 VCC 和 GND 引脚之间建议放置一个去耦电容(通常为 0.1μF 的陶瓷电容)。此电容用于减少电噪声并保持稳定的供电环境[^4]。 ```plaintext +-------------------+ | | | +----+ | | | | | VCC --| |-- OUT --> 单片机时钟输入引脚 GND --| | +----+ C (0.1uF) ``` #### 2. **输出引脚 (OUT)** 有源晶振的输出引脚(OUT)直接连接到单片机的时钟输入引脚。具体的时钟输入引脚取决于所使用的单片机型号及其设计文档中的定义。例如,在 i.MXRT1xxx 系列 MCU 中,外部 24MHz 有源晶振可以连接到 XTAL 输入引脚[^2]。 此外,为了避免信号反射和干扰,可以在 OUT 输出路径上串联一个小阻值电阻(如 22Ω 至 51Ω),从而进一步优化信号质量。 #### 3. **未使用或其他功能引脚** 某些有源晶振可能具备额外的功能引脚(如使能/禁用控制等),这些引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决定是否使用。如果不需要特殊功能,则可将其悬空或者按照数据手册的要求处理。 --- ### 示例电路图说明 假设我们正在配置一款典型的 STM32 微控制器,并采用了一个标准四针式有源晶振模块作为系统时钟: - 将有源晶振的 `OUT` 连接到 STM32 的 `OSC_IN` 引脚; - 把 `GND` 接到公共地线上; - 使用合适的 PI 型滤波网络来净化供给给有源晶振的电力供应线路。 ```plaintext +-------------------+ | | | +----+ | | | | | VCC --| |-- OUT --> STM32 OSC_IN GND --| | +----+ C1 (0.1uF) L1 C2 (0.1uF) ``` 以上描述涵盖了如何正确地把有源晶振集成进入基于单片机的设计之中所需的关键步骤与技巧[^2].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