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记
Micro_ET
微波射频模块开发
展开
-
丙申年十月初四,晴,略冷
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吃饭/工作/休息,一年三百六十多天,百年不过三万多天,除了时间的消耗,提升了什么呢?留住了什么呢?独立精神,思想自由!专注研究一项技术,需一万小时方精,术业专攻,触类旁通!为人类的延续而奋斗不止!原创 2016-11-03 21:38:27 · 505 阅读 · 0 评论 -
格局
格局:一格一局,每日格一局,终会格明时局!人的格局要往大处放,高处看,才能不被眼前的乱象所惑。盲人摸象即是一个例子,只感知摸得到的一小部分,是真相与之相距甚远。读一本书,首先看目录,即是格此书之全局,从而了解其精要。学习一门技术,要确立一个掌握此技术的方法,方能深入学习而不至中途舍弃。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基础要打牢,厚积薄发。人生大舞台,要有大格局。做人做事,格局不同,结果不同。以道德为基本,能原创 2017-08-02 21:55:17 · 418 阅读 · 0 评论 -
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之分享活动收获
前两天参加书友会的活动,主要分享商业类书籍,在这次活动上书友会的班长(月饼)给我们讲述了彼得—德鲁克的经典大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通过班长通俗易懂的讲解,对创新有了新的感念,比如说创新中技术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而不通常认为的一提起创新,即只有技术上的创新才叫创新。虽然我作为一个研发老兵,也认同这样的观点,即创新是能够改变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实用创新,举个例子,青霉素的发现是一个技术创新,但解决青霉原创 2017-07-04 20:20:30 · 1126 阅读 · 0 评论 -
怎样提高技术能力?
作为一名研发人员,怎样提高即保持技术能力是目前大多数研发人员共同面临的问题,从字面上讲,研发即研究开发,对需求进行研究,对未来进行开发,这说明要以研究为基础,以创新而开发。书不离手,工具不离身,以实践验证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为原则。多与资深人员交流沟通,在交流中充分讨论理论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加深自己的经验体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原创 2017-05-16 20:09:09 · 3038 阅读 · 0 评论 -
学习能力与认知
最近大家在一起讨论时,主要的话题是一万小时理论的实用性,认知的提高方法,这些在各热门自媒体上也在广泛谈论,也许这就是知识恐慌症的具体表现吧。碎片式的学习依然成为目前人们的首选,也是无奈的被动选择。能够完整的看完一本纸质书籍,已成为一种难以实现的目标。与此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和认知的高度,是现在大家一致的愿望。我觉得实现这个愿望的前提是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在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中用在自己认为有收获的事物原创 2017-05-04 20:07:15 · 600 阅读 · 0 评论 -
问题
人从一出生就处于问题的漩涡中了,这些问题是包含好的与不好的问题,和谐的人生就是处理好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一方面讲人生的成长是从处理问题的方式开始的,小到吃饭穿衣,达到立业成家。对待人生的问题要学会消化,学会理解,你有问题要解决,说明你还有价值。人生向上,因为这是单行路!原创 2017-04-19 20:42:05 · 477 阅读 · 0 评论 -
嵖岈山半程(21km)山地马拉松
2017年4月16日,参加嵖岈山半程山地马拉松,耗时3小时05分,从9点到12点05分,跑完灰头土脸,全身疲惫。回想过程的艰辛,钦佩自己还是坚持下来了,此站的路况出乎想象的复杂,包含水泥路,土路,较长的上下陡坡,十分耗费体力,补给点约5公里一个,前15公里的补给点的补给主要靠自带的水,食物。今天腿开始有些疼了,痛并快乐着,虽然是第一次山地马拉松,收获满满,坚持锻炼,争取能参加全马!以此记录,首马!原创 2017-04-17 20:40:22 · 659 阅读 · 0 评论 -
自动识别技术
无人控制器自动识别能力,取决于其使用的技术,目前可采取的有激光雷达(距离识别),毫米波雷达(复杂天气时识别),视频识别(摄像头识别),三者各有缺点,但相互可以弥补,如此把三者的优点进行结合,对无人控制器的应用是有很大推动。原创 2016-12-29 20:43:24 · 948 阅读 · 0 评论 -
工匠精神理解
国之重器的研制离不开大国工匠,工匠精神体现于此。工匠精神是一种传承,一种信仰,百年以上企业都有一种精神在继承,其中之首应是工匠精神,专注,专业!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或活动,应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这就需要工匠精神。秀外慧中!原创 2016-11-22 21:08:46 · 122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