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P]2016 D2T1 组合数问题

本文介绍了一种解决组合数问题的方法,即计算特定条件下组合数为给定数值倍数的数量。通过预处理线性递推式和使用杨辉三角简化计算过程。

组合数问题具体描述:

组合数Cmn表示从n个物品中选m个物品的方案数,根据组合数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计算组合数的一般公式:

Cmn=n!/(m!*(n-m)!)


现在,小葱想知道如果给的n,m,k,  对于0<=i<=n,  0<=j<=min(i,m),有多少对(i,j)满足Cji是k的倍数

输入描述 Input Description

第一行有两个整数t, k,其中t代表该测试点总共有多少组测试数据,k的意义见【问题描述】。 
  接下来t行每行两个整数n, m,其中n, m的意义见【问题描述】。

输出描述 Output Description

t行,每行一个整数代表所有的0<=i<=n,0<=j<=min(i,m)中有多少对(i, j)满足C(j,i)是k的倍数

样例输入 Sample Input

输入1: 
1 2 
3 3

输入2: 
2 5 
4 5 
6 7


样例输出 Sample Output

输出1: 
1

输出2: 

7


数据范围及提示 Data Size & Hint

样例1提示: 
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中,只有C(1,2)是2的倍数。

n<=2000

m<=2000

k<=21

t<=10^4


闲话  

去年考NOIP的时候还是一个只学了两个月的傻逼...当时看到这道题直接打了暴力...话说当时没学多少竟然还混了个二等奖.不过现在反观去年NOIP真的比起前几年难度是猛增啊, D1T2竟然才是最难题.去年好像是第一次出现了期望dp和状压dp...难不成今年就要考轮廓线和插头了吗...


题解

其实就是求出n,m内的组合数和, 因为毕竟由线性递推公式处理组合数之后, 每次模的树就是k, 看一下每个是不是0即可, 考虑到多组数据, 离线处理线性递推式(就是杨辉三角), 然后再处理前缀和优化即可.

#include<stdio.h>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2005;
int k, T, maxx, ans;
int n[maxn*5], m[maxn*5], c[maxn][maxn], sum[maxn][maxn];
int main(){
	scanf("%d%d", &T, &k);
	for(register int i = 1; i <= T; ++i){
		scanf("%d%d", &n[i], &m[i]);
		maxx = max(maxx, n[i]);
	}
	for(register int i = 0; i <= maxx; ++i) c[i][i] = 1, c[i][1] = i % k;
	for(register int i = 2; i <= maxx; ++i)
		for(register int j = 2; j <= maxx; ++j)
			c[i][j] = (c[i-1][j-1] + c[i-1][j]) % k;
	for(register int j = 1; j <= maxx; ++j)
		for(register int i = j; i <= maxn; ++i)
			if(!c[i][j])
				sum[i][j] = sum[i-1][j] + 1;
			else sum[i][j] = sum[i-1][j];
	for(register int t = 1; t <= T; ++t){
		ans = 0;
		for(register int i = 1; i <= m[t]; ++i)
			ans += sum[n[t]][i];
		printf("%d\n", ans);
	}
}


用c++ # P2822 [NOIP 2016 提高组] 组合数问题 ## 题目背景 NOIP2016 提高组 D2T1 ## 题目描述 组合数 $\binom{n}{m}$ 表示的是从 $n$ 个物品中选出 $m$ 个物品的方案数。举个例子,从 $(1,2,3)$ 三个物品中选择两个物品可以有 $(1,2),(1,3),(2,3)$ 这三种选择方法。根据组合数的定义,我们可以给出计算组合数 $\binom{n}{m}$ 的一般公式: $$\binom{n}{m}=\frac{n!}{m!(n-m)!}$$ 其中 $n!=1\times2\times\cdots\times n$;特别地,定义 $0!=1$。 小葱想知道如果给定 $n,m$ 和 $k$,对于所有的 $0\leq i\leq n,0\leq j\leq \min \left ( i, m \right )$ 有多少对 $(i,j)$ 满足 $k\mid\binom{i}{j}$。 ## 输入格式 第一行有两个整数 $t,k$,其中 $t$ 代表该测试点总共有多少组测试数据,$k$ 的意义见问题描述。 接下来 $t$ 行每行两个整数 $n,m$,其中 $n,m$ 的意义见问题描述。 ## 输出格式 共 $t$ 行,每行一个整数代表所有的 $0\leq i\leq n,0\leq j\leq \min \left ( i, m \right )$ 中有多少对 $(i,j)$ 满足 $k\mid\binom{i}{j}$。 ## 输入输出样例 #1 ### 输入 #1 ``` 1 2 3 3 ``` ### 输出 #1 ``` 1 ``` ## 输入输出样例 #2 ### 输入 #2 ``` 2 5 4 5 6 7 ``` ### 输出 #2 ``` 0 7 ``` ## 说明/提示 【样例1说明】 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中,只有 $\binom{2}{1} = 2$ 一种情况是 $2$ 的倍数。 【子任务】 ![](https://cdn.luogu.com.cn/upload/pic/3457.png) - 对于全部的测试点,保证 $0 \leq n, m \leq 2 \times 10^3$,$1 \leq t \leq 10^4$。
04-16
标题基于Python的自主学习系统后端设计与实现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自主学习系统在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自主学习系统后端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Python技术栈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总结自主学习系统后端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2.1自主学习系统理论阐述自主学习系统的定义、特征和理论基础。2.2Python后端技术栈介绍DjangoFlask等Python后端框架及其适用场景。2.3数据库技术讨论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在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第3章系统设计与实现详细介绍自主学习系统后端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3.1系统架构设计提出基于微服务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3.2核心模块设计详细说明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进度跟踪等核心模块设计。3.3关键技术实现阐述个性化推荐算法、学习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现。第4章系统测试与评估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4.1测试环境与方法介绍测试环境配置和采用的测试方法。4.2功能测试结果展示各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和问题修复情况。4.3性能评估分析分析系统在高并发等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第5章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改进方向。5.1研究结论概括系统设计的主要成果和技术创新。5.2未来展望指出系统局限性并提出后续优化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