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函数的创建
def 函数名(形式参数列表):
语句块
return [表达式]
1. 函数的命名
与变量命名差不多,数字,下划线,数字不能作为开头,尽量别使用关键字命名
2.形式参数(形参)
1.形式参数列表可以为空
2.默认参数
缺省参数即默认实参,必须自右向左依次存在(即,如果一个参数有缺省参数,则其右侧的所有参数都必须有缺省参数)
def 函数名(形参名1=默认实参1, 形参名2=默认实参2, ... ):
语句块
3.位置形参
def 函数名(形参名1, 形参名2, ...):
pass
4.星号元组形参
收集多余的位置实参,将位置实参合并为一个元组,元组一般命名为args
def 函数名(*元组形参名):
pass
5. 双星号字典形参
收集所有的传入数据打包为字典的格式,通用写法 kwargs
def 函数名(**字典形参名):
pass
6. 命名关键字形参
强制,所有的参数都必须用关键字传参
def 函数名(*, 命名关键字形参1, 命名关键字形参2, ...):
pass
# 或者
def 函数名(*args, 命名关键字形参1, 命名关键字形参2, ...):
pass
7.函数的形参定义方法说明
-
位置形参,星号元组形参,命名关键字参数,双星号字典形参,缺省参数可以混合使用。
-
函数的形参定义自左至右的顺序为:位置形参,星号元组形参,命名关键字参数,双星号字典形参
示例:
def fn(a, b, *args, c, d, **kwargs):
print(a)
print(b)
print(*args)
print(c)
print(d)
print(kwargs)
fn(100, 200, 300, 400, c='C',name='tarena',d='D')
3.调用函数 (传参)
1.位置参数
实际参数传递时,实参和形参按位置来依次对应
2.关键字参数
实际参数传递时,实参和形参 按名称依次对应
示例:
def myfun1(a, b, c):
print('a=', a)
print('b=', b)
print('c=', c)
## 位置传参
myfun1(1, 2, 3)
## 关键字传参
myfun1(c=33, a=11, b=22)
## 位置传参要先于关键字传参
3.序列实参
使用星号将序列拆分后,与形参进行对应
list01 = [7,8,9]
myfun01(*list01)
4.字典实参
使用双星号将字典拆分后,依次与形参对应(字典类的键名要和形参名对应)
dict01 = {"c":3,"b":2,"a":1}
myfun01(**dict01)
5.可变和不可变说明
-
不可变类型:变量赋值 a=5 后再赋值 a=10,这里实际是新生成一个 int 值对象 10,再让 a 指向它,而 5 被丢弃,不是改变 a 的值,相当于新生成了 a。
-
可变类型:变量赋值 la=[1,2,3,4] 后再赋值 la[2]=5 则是将 list la 的第三个元素值更改,本身la没有动,只是其内部的一部分值被修改了。
python 函数的参数传递:
-
不可变类型:值传递: 如整数、字符串、元组。如 fun(a),传递的只是 a 的值,没有影响 a 对象本身。如果在 fun(a) 内部修改 a 的值,则是新生成一个 a 的对象。
-
可变类型:引用传递: 如 列表,字典。如 fun(la),则是将 la 真正的传过去,修改后 fun 外部的 la 也会受影响
(1) 不可变类型参数有:
-
数值型(整数,浮点数)
-
布尔值bool
-
None 空值
-
字符串str
-
元组tuple
(2) 可变类型参数有:
-
列表 list
-
字典 dict
-
集合 set
(3)传参说明:
-
不可变类型的数据传参时,函数内部不会改变原数据的值。
-
可变类型的数据传参时,函数内部可以改变原数据。
4.返回值
用于函数的内部,结束当前函数的执行,返回到调用此函数的地方,同时返回一个对象的引用关系 可以有多个返回值
-
return 语句后面的表达式可以省略,省略后相当于 return None
-
如果函数内部没有 return 语句, 则函数执行完毕后返回None, 相当于在最后一条语句后有一条return None
return [表达式]
5.匿名函数
在Python中,匿名函数通常使用lambda
关键字来创建。匿名函数也被称为lambda函数,它是一种简单的、一行的函数,常用于临时需要一个小函数的地方。
lambda [函数的参数列表]: 表达式
-
作用
-
创建一个匿名函数对象
-
lambda
是关键字,表示你正在定义一个匿名函数。 -
同 def 类似,但不提供函数名
-
[函数的参数列表]
是函数的参数,可以有零个或多个参数,参数之间用逗号分隔。 -
: 表达式
是函数的返回值,通常是一个表达式,匿名函数会计算这个表达式并返回结果。
-
-
说明
lambda 表达式 的创建函数只能包含一个表达式
-
示例:
myadd2 = lambda x, y: x + y
print('3 + 4 =', myadd2(3, 4)) # 7
2.变量作用域
一个变量声明以后,在哪里能够被访问使用,就是这个变量"起作用"的区域:也就是这个变量的作用域
一般来说,变量的作用域,是在函数内部和外部的区域 来体现,因此常常与函数有关
1.局部变量
-
定义在函数内部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函数的形参也是局部变量)
-
函数内部的变量只能在函数内部或者函数内部的函数内部访问 ,函数外部不能访问
-
局部变量在函数调用时才能够被创建,在函数调用之后会自动销毁
def fn(a, b):
c = 100
print(a, b, c) # a, b, c三个都是局部变量
fn(1, 2)
print(a, b, c) # 报错, 因为a,b,c 在调用后就销毁了
2.全局变量
-
定义在函数外部,模块内部的变量称为全局变量
-
全局变量, 所有的函数都可以直接访问(取值,但函数内部不能直接将其赋值改变)
a = 100 # 全局变量
def fx(b):
a = 666 # 创建局部变量,不是改变全局变量
c = 300
print(a, b, c) # 优先访问局部变量
fx(200) # 666 200 300
print(a) # 100
3.局部作用域修改全局变量
告诉python 的解释执行器, global 语句声明的一个或多个变量, 这些变量是全局变量
global说明:
-
全局变量如果要在函数内部被赋值,则必须经过全局声明 global
-
默认全局变量在函数内部可以使用,但只能取值,不能赋值
-
不能先声明为局部变量,再用 global 声明为全局变量,此做法不符合语法规则
global 变量名1, 变量名2, ....
4.局部作用域修改外部变量
在函数内部 提前用nonlocal声明 函数内部的某个变量为外部的变量
前提:必须是函数嵌套
局部作用域中若要修改外部函数嵌套作用域中的变量需要使用:nonlocal 语句
nonlocal 变量名1,变量名2,...
5.LEGB顺序
Local (L):
-
本地作用域,指当前函数内部的变量。
-
当你在函数内部定义变量并尝试访问它时,Python 首先会在函数内部查找这个变量
Enclosing (E):
-
闭包函数外的函数作用域,指嵌套函数的外部函数中定义的变量。
-
如果在当前函数内部找不到变量,Python 会查找外层(闭包)函数中的变量。
Global (G):
-
全局作用域,指模块级别定义的变量。
-
如果在本地和闭包函数中找不到变量,Python 会查找全局作用域的变量。
Built-in (B):
-
内建作用域,指 Python 预定义的变量、函数等,如
len
、sum
等。 -
如果在以上三个作用域中都找不到变量,Python 会查找内建作用域。
3.函数的内存分配
1、将函数的代码存储到代码区,函数体中的代码不执行。
2、调用函数时,在内存中开辟空间(栈帧),存储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
3、函数调用后,栈帧立即被释放。
4.函数自调用
函数直接或间接的调用自身
说明:
-
递归一定要控制递归的层数,当符合某一条件时要终止递归调用
-
几乎所有的递归都能用while循环来代替
递归的实现方法:
-
先假设此函数已经实现
递归优缺点:
-
优点:
-
递归可以把问题简单化,让思路更为清晰,代码更简洁
-
-
缺点:
-
递归因系统环境影响大,当递归深度太大时,可能会得到不可预知的结果
-
代码实现:
def factorial(n):
result = 1
i = 1
while i <= n:
result *= i
i+=1
return result
print("factorial: ", factoria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