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通讯(串行通信)是一个广义术语,泛指通过逐位传输数据的通信方式。
若设备标注“支持串口”,需明确具体是哪种硬件标准(如RS-485)以及配套的软件协议(如Modbus)。
在设备通信中,“串口”(串行通信接口)是一个统称,具体硬件协议和标准有多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串口硬件协议/标准
1. 常见的串口硬件协议/标准
(1)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 特点:
- 异步通信,无时钟线,依赖预定义的波特率。
- 使用TTL电平(3.3V/5V逻辑,0V为低电平)。
- 点对点通信(1对1),需连接TX(发送)和RX(接收)。
- 典型应用:
- 单片机与传感器、蓝牙/WiFi模块的通信(如STM32与HC-05蓝牙模块)。
- 调试接口(如USB转TTL串口线连接PC与嵌入式设备)。
(2) RS-232
- 特点:
- 负逻辑电平(±3V±15V,+3V+15V为逻辑"0",-3V~-15V为逻辑"1")。
- 点对点通信,传输距离较短(一般<15米)。
- 需DB9或DB25接口(如老式电脑的COM口)。
- 典型应用:
- 工业设备配置(如PLC编程口)、老式调制解调器。
(3) RS-485
- 特点:
- 差分信号(A/B两条线,抗干扰强)。
- 支持多点通信(1主多从,总线拓扑)。
- 长距离(可达1200米)、高速(最高10Mbps)。
- 典型应用:
- 工业自动化(如PLC网络)、楼宇自控(如Modbus RTU)。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99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