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过SCI期刊论文,EI会议论文,申请过专利,辅助老师写过项目申请书。现在将自己的心得总结如下,希望以后能够用上。
一、选题的大方向与小方向
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在大方向上,要与GJ研究大势紧密贴合。我们可以通过GJ出台的ZC等把握研究的大方向。在研究的小方向上,在实验室现有的工作基础上,选择一些不那么热门的点。除非对自己实验室工作基础特别有信心,可以选择非常热门的点。如果选择的点太过热门,那么竞争就会非常激烈。对申请项目和发表论文都不利。因为对于过于热门的点,论文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会造成你实验还没做出来,最新的论文已经发出,那么你又要去复现别人的算法。工作量就会提升。如果你提出的方法效果没有最新论文方法好,那么很尴尬,按道理,你是不能发论文的。毕竟更好的方法已经出来了。因此,我认为选题应该基于实验室现有基础,选择那些大方向热门,小方向不太热门的点进行研究为好。
二、框架
科研选题完成后,当然需要对现状进行梳理。如果有现成的综述文章,那么就可以读综述文章进一步了解现状。如果没有综述文章,那么可以根据你感兴趣文章中的review部分再去检索其他论文。通过扩展别人论文的review,可以写成一篇综述文章。这样能够形成对研究课题的大体认识。如果是研究算法,最好能够明确有几个算法分支。然后,选择其中的一个较新的算法分支,详细的阅读这个分支的算法,弄清楚文章中的假设条件,基本数学模型,算法实现的步骤以及为什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