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项目质量管理第六版
本章重点:*规划质量管理,管理质量,控制质量三个的定义,关注点及其相互关系
*因果图,散点图,直方图,流程图,控制图,审计,质量成本等质量管理工具。

1.如何区分质量规划管理,管理质量和控制质量
规划质量管理:识别项目及其可交付成果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并书面形式描述项目将如何证明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的过程。他为管理和核实质量提供指南和方向。
管理质量:把组织质量用于项目,并将质量管理计划转化为可执行的质量活动的过程。提高实现质量目标的可能性,以及识别无效过程和导致质量低劣的原因。
控制质量:为了评估绩效,确保项目输出完整,正确且满足客户期望,而监督和记录质量管理活动执行结果的过程。核实项目可交付成果和工作已经达到主要相关方的质量要求,可供最终验收。
规划质量强调的是标准,管理质量强调的是全员参与过程改进和信心保证,控制质量强调的是具体的可交付成果。

2.质量政策和质量管理计划的区别。
质量政策:特定的组织标准。
质量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如何实施适用的政策,程序和指南以实现项目目标。
3.如何区别控制上下线和规格上下线?
控制上下限:由项目经理和相关方设定,反应了必须采取纠正措施的位置。由PM或项目团队决定。防止超出界限,控制界限一般设定在正负3西格玛之间。当一个点越线或者连续7个点落在均值一侧时,过程失控。
规格上下限:反应了可允许的最大值最小值,由允差合同决定的。
4.如何判断过程失控和受控?
控制图用于确认过程是否稳定,或是否有可预测的绩效。常用来跟踪批量生产中的重复性活动,但也可以用来检测成本与进度偏差,产量范围变更频率或其他管理工作成果,以便帮助确定项目是否受控。
5.质量问题的责任是如何划分的?
管理质量被认为是所有人的共同职责,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团队,项目发起人,执行组织的管理层,甚至是客户。所有人在管理项目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尽管这些角色的人数和工作量不相同。
6.审计与检查有什么区别?
质量审计:结构化且独立的过程,以确定项目活动是否遵循了组织和项目的政策,过程与程序。质量审计可实现安排,也可随机,可内部也可外部。
检查:检验工作产品,以确定是否符合书面标准。检查的结果通常包括相关的测量数据,也可在任何层面上进行。可以检查单个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检测项目的最终产品。
检查也可称为审查、同行审查、审计或巡检等,而在某些应用领域,这些术语的含义比较狭窄和具体。检查也可用于确认缺陷补救。
质量审计的目标:
*识别全部正在实施的良好及最佳实践。
*识别所有违法做法,差距及不足
*分享所在组织以及行业中类似项目的良好实践。
*积极主动的提出协助,以改进过程的执行,从而帮助团队提高生产效率。
*强调每次审计都因对组织经验教训知识库的积累作出贡献。

7.因果图、流程图、散点图、直方图、控制图的作用是什么?
为了说明质量,需要数据表现质量。
因果图:又称鱼骨图,石川图,将问题陈述的原因分解为离散的分支,有助于识别问题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
流程图:显示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成一个或多个输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顺序和可能分支。流程图有助于了解和估算一个过程的质量成本。
散点图:在管理质量中使用。展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形,它能够展示两个轴的关系,一支轴表示过程,环境或活动的任何要素,另一支轴表示质量缺陷。
直方图:展示数字数据的条形图。
控制图:确定一个过程是否稳定,是否有可预测的绩效。常用来跟踪批量生产中的重复性活动,也可用来检测成本与进度偏差,产量,范围变更频率或其他管理工作成果。
8.控制质量和确认范围的区别是什么?
控制质量:目的是在用户验收和最终交付之前测量产品或服务的完整性,合规性和适用性。它需要用可靠的数据来证明项目已经达到发起人或客户的验收标准。
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通过确认每个可交付的成果,来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
控制质量的输出“核实的可交付成果”用于确认范围的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