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M32重定向printf函数后输出不正常的解决方法」

本文详细描述了在STM32中处理printf输出问题的方法,包括解决缓冲区未满不打印、内容重叠和浮点类型打印,以及针对GCC和Keil的不同编译器设置。作者还提供了修改后的serial_send和printf重定向函数以优化输出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相信有人已经发现了上一篇文章中stm32重定向printf是有一些问题的,在这里将解决掉。

一、printf输出内容不打印:


原因:

printf是用缓冲区输出的,如果缓冲区未满是不会输出的


解决方法:


1.每次使用printf打印数据时尾部加\r\n


2.重写函数最后加上fflush(stdout);作用是刷新标准输出缓冲区,将其中的数据立即输出到终端或控制台。


3.在初始化单片机的时候使用setvbuf(stdout, NULL, _IONBF, 0);将输出的缓冲区设置为无缓冲区。


这里我采用的是第2种解决方法,方便使用,可以自己视情况而定。
注意:在使用stm32f429的时候发现第二种方法失效了,所以采用了第3种方法。将setvbuf(stdout, NULL, _IONBF, 0);添加到串口初始化的方法中在初始化阶段调用即可。


二、printf输出内容发生重叠:


原因:

之前的实现方法是用指针指向了缓冲区,而我在输出的时候直接指针递增判空死等,而缓冲区中在这部分数据后面的内容是未被清空的。


解决方法:

这里以GCC为例,最后会贴出所有版本

__attribute__((used)) int _write(int fd, char *ptr, int len)
{
    while(*ptr != 0)
    {
        USART1->SR;
        USART1->DR = (*ptr++ & (uint16_t)0x01FF);
        while ((USART1->SR & (0x1UL << 6)) == 0);
    }
    fflush(stdout);
    return len;
}

// 将上面的代码改成:

void serial_send(char data)
{
    while ((USART1->SR & 0x40) == 0);
    USART1->DR = (data & (uint16_t)0x01FF);
}

__attribute__((used)) int _write(int fd, char *ptr, int len)
{
    int i;
    for (i = 0; i < len; i++)
    {
        serial_send(ptr[i]);
    }
    fflush(stdout);
    return len;
}


三、浮点类型打印

GCC

这里只说明GCC版本如何解决,Keil用到后再说。而我使用的Makefile构建项目,所以添加如下:
将USE_FLOAT_PTINT部分加到LDFLAGS后即可。

# 支持float打印
USE_FLOAT_PRTINT = -lrdimon -u_printf_float

# libraries
LIBS = -lc -lm -lnosys
LIBDIR = 
LDFLAGS = $(MCU) -specs=nano.specs -T$(LDSCRIPT) $(LIBDIR) $(LIBS) -Wl,-Map=$(BUILD_DIR)/$(TARGET).map,--cref -Wl,--gc-sections $(USE_FLOAT_PRTINT)

四、代码总结

代码如下: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 __cplusplus

#ifdef __GNUC__

/*** 
 * @description: 
 * @param {char} data
 * @return {*}
 */
void serial_send(char data)
{
    while ((USART1->SR & 0x40) == 0);
    USART1->DR = (data & (uint16_t)0x01FF);
    // USART1->SR = (0 << 6);
}

/*** 
 * @description: 重定向printf函数
 * @param {int} _write
 * @param {char} *ptr
 * @param {int} len
 * @return {*}
 */
__attribute__((used)) int _write(int fd, char *ptr, int len)
{
    int i;
    for (i = 0; i < len; i++)
    {
        serial_send(ptr[i]);
    }
    fflush(stdout);
    return len;
}

#else

#pragma import(__use_no_semihosting)
//标准库需要的支持函数
struct __FILE 
{
    int handle; 
};

FILE __stdout;
//定义_sys_exit()以避免使用半主机模式  
void _sys_exit(int x) 
{
    x = x; 
}

void _ttywrch(int ch)
{
    ch = ch;
}
//以上的代码为关闭半主机模式


int fputc(int ch, FILE *f)
{
    while ((USART1->SR & 0x40) == 0);
    USART1->DR = (ch & (uint16_t)0x01FF);
    // USART1->SR = (0 << 6);

    return (ch);
}

#endif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 __cplusplus

### STM32 `printf` 函数重定向实现 为了使 `printf` 能够在STM32上工作并输出至串口,需重新定义 `fputc` 函数以便将字符通过UART接口发送出去。这通常涉及到创建一个新的C源文件来处理此功能。 #### 创建 `retarget.c` 新建名为 `retarget.c` 的文件用于放置自定义的 `fputc` 函数[^2]: ```c #include "stm32f1xx_hal.h" #include <stdio.h> int fputc(int ch, FILE *f) { HAL_UART_Transmit(&huart1, (uint8_t *)&ch, 1, 0xFFFF); return ch; }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利用HAL库中的 `HAL_UART_Transmit()` 来传输单个字符 `ch` 至指定的 UART 接口(这里假设为 `huart1`)。当成功发送后返回该字符;如果发生错误,则应考虑适当处理方式[^3]。 #### 主程序配置 确保主应用程序中包含了必要的头文件,并初始化了相应的硬件资源,比如USART外设。可以在 `main.c` 中完成这些设置。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如何启动系统并测试新的 `printf` 功能: ```c /* USER CODE BEGIN Includes */ #include "stdio.h" // 假设已经完成了 huart1 初始化... extern UART_HandleTypeDef huart1; void SystemClock_Config(void); int main(void){ /* Reset of all peripherals, Initializes the Flash interface and the Systick. */ HAL_Init(); /* Configure the system clock */ SystemClock_Config(); // USART初始化省略... while(1){ printf("Hello World!\r\n"); HAL_Delay(1000); } } ``` 这段代码会在每次循环迭代时向连接到 `huart1` 的设备发送字符串 `"Hello World!"` 和回车换行符 `\r\n`,实现了基本的日志记录或调试信息显示功能[^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