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夜色,如今比任何时候都更像北京中关村或深圳南山——灯火通明、周六不熄。
Rilla 纽约办公室里最后一盏灯通常在凌晨 1 点熄灭,行军床整齐码放在角落,像一排沉默的计时器。墙上贴着 OKR:
“本周迭代 18 次,客户留存 +2%。”
对 28 岁的全栈工程师 Alex 来说,这已是常态——早上 9 点到公司,晚上 9 点后离开,一周六天。
“三餐免费、干洗报销、打车全额,公司把后勤压缩到零摩擦,唯一不能省的是时间。”他说。

Rilla 并非孤例。
• 在旧金山 SoMa 区,远程医疗 Fella & Delilah 把“自愿 996”写进了内部公告:25% 涨薪 + 100% 期权翻倍,结果 120 名员工中只有 12 人报名。
• AI 基础设施创企 Kinetic 在官网 FAQ 直接写明:“我们不支付加班费,默认你已接受每周 70+ 小时。”
• 招聘平台 Gem 的数据显示,2024 年 7 月到 2025 年 7 月,硅谷 AI 岗位描述里出现 “72 hours/week” 的比例从 2.1% 飙升到 11.6%。
一、投资人把“加班”写进 TS
“Deal 条款里多了一条:founders & key employees 须保证每周 70 小时以上。”
一位不愿具名的 A16z 合伙人透露,他们把“高强度承诺”权重从 5% 提到 20%,理由是“模型迭代窗口只有 18 个月,慢等于死”。
英国播客主 Harry Stebbings 在 6 月节目里直言:“想干 100 亿美元公司,996 只是门票;007 才是常态。”
光速资本内部尽调模板甚至新增“Sleep under desk frequency (per month)”这一栏,用来评估团队“信念浓度”。
二、法律灰区:加班费 vs. 豁免员工
加州《劳动法》第 510 条规定:
– 日工作超 8 小时或周超 40 小时,须付 1.5 倍工资;
– 但若员工被归为“豁免员工”(exempt),公司可免付加班费。
问题在于:
1. 很多 AI 工程师的实际职责并不符合“管理、专业、创意”豁免标准;
2. 公司不做工时记录,只用“文化”默认加班。
旧金山律所 Littler Mendelson 在 2025 年 6 月给客户的备忘录中写道:“若被集体诉讼,单案赔偿可达 2-4 年薪资总和。”
历史已有先例:
– 2018 年 Epic Systems 因未给软件工程师付加班费,被判赔 1.4 亿美元;
– 2024 年 AI 创企 AlphaFlow 与 37 名前员工达成 2100 万美元和解。
Adrian Kinnersley 提醒:“我手里已有 6 家 AI 公司在排队做豁免员工重新分类,预防诉讼。”
三、员工用鼠标投票
Blind 匿名投票(样本 2217 人,2025-07-25):
“如果薪资 +25%、期权翻倍,你愿意 996 吗?”
• 愿意:9.8%
• 绝不愿意:62.4%
• 看团队/项目:27.8%
一位投了“绝不愿意”的 Google DeepMind 研究员留言:“我研究的是对齐,不是卖命。”
而投了“愿意”的 0.4% 人群中,不少是持 OPT 签证的应届毕业生——“身份杠杆”让加班变成移民通道。
四、欧洲反例:用“可持续”打人才战
Spotify 2025 年 6 月官宣:AI 团队永久 4×9 小时工作制,周五无会议。
德国 SAP 把“周工时 38”写进全球招聘广告,HR 副总裁 Bettina Volk 说:“我们输不起人才,所以必须赢在生活。”
ASML 则把 EUV 研发拆成三班倒,单人不超 45 小时,用“轮班”替代“加班”。
结果是:美国 996 公司收到欧洲简历同比下降 37%,而 Spotify AI 岗位收到美国简历同比涨 54%。
五、健康与伦理:被忽视的成本
斯坦福大学睡眠研究中心 2025 年 5 月报告:
– 每周 >65 小时程序员,其认知测试得分相当于血液酒精浓度 0.08%;
– 连续 3 个月 996,抑郁量表得分翻倍。

报告主笔 Prof. Sejnowski 警告:“AI 行业拼的是脑力,不是体力;疲劳写出的代码,未来要花 10 倍时间 debug。”
六、中国镜像:从出口到回流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当硅谷把 996 当创新解药时,中国正在立法收紧:
– 2025 年 4 月,《保障休息权条例(草案)》要求互联网企业周工时上限 54 小时,违规按员工人数 × 万元计罚;
– 字节跳动、美团陆续取消“大小周”,快手把“强制下班”写进 OKR。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教授 Liu Sheng 指出:“全球资本在‘时间套利’:当中国监管趋严,高强度文化就漂洋过海寻找洼地。”
七、结局未定:两条分叉路
1. 法律硬约束:加州议会已有议员提案,要求所有 AI 公司无论豁免与否,周工时每超 60 小时必须公开披露并额外缴税,预计 2026 年公投;
2. 市场软校正:若招聘转化率继续低于 10%,公司要么提高对价(50% 薪资?三倍期权?),要么被迫缩表。
正如 Lina 在拒绝那封 996 offer 后写下的博客标题:
“也许我们拼不过时间,但我们可以选择把时间拼给谁。”
结语
硅谷的霓虹再亮,也照不亮凌晨三点程序员的眼睛。当“996”从一句中国段子变成硅谷 AI 公司的招聘硬杠,它揭示的并非简单的加班文化,而是一场资本对“赢者通吃”窗口期的豪赌:用时间换模型、用模型换估值、用估值换下一轮弹药。
然而,法律正在逼近,人才正在远离,身体正在报警。——算法可以指数级扩张,但人类的注意力和生命值仍是线性的。
644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