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MOS管串在两个电源之间,这个电路可以实现对后级电源的单独控制,当然,前提是前级电源必须先上电。比如要实现对硬盘电源的单独控制,实现软件控制硬盘电源的独立上下电,就可以使用这个电路,用于硬盘异常时,可以通过上下电来恢复。
需要注意:
1、EN的控制需要加一个串阻,如图上的R140,避免三极管将EN信号的电压钳位到0.7V而误认为EN管脚没有输出高电平;EN管脚加了下拉电阻R142,是为了有一个默认状态,设备启机之后默认EN是低,不会开启后级电源,等待上电需要再开启,如果没有下拉电阻则可能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
2、后级电源的R135只有200Ω,是一个泄放电阻,可以实现在EN为低时,后级电源可以快速下电,对于有下电时序要求的电源,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如果无要求,则也是可以去掉的。
3、MOS管的G级增加了一颗电容(如图中的C169)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避免MOS管快速导通引起的拉载的情况,避免后级电源在导通瞬间出现波动的情况;快速导通的瞬间还可能有大电流引入而影响板上的其它器件,需要注意设计;另外,这颗电容的耐压需要关注,因为如上设计,G级是12V来驱动的,耐压需要选择25V以上的,最好是选择50V以上的。这颗电容的大小需要根据实际测试来确认,因为会影响到电源的上电时间,直接关联电源的上升斜率。
4、MOS管前级加了一些电容,对于一些电流比较大,动态要求比较高的电源,需要加一些大电容在这边,layout的时候电容要靠近MOS管摆放。MOS后级的电容则是为了后级电源滤波的,可以根据后级电源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所需容值。关于滤波电容-优快云博客
5、对于一些需要频繁开关电源的情况,这个电路可能就不太适合了,那个电容C169可以控制电源的上升时间,会影响频繁开关的实现。具体的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
MOS管的应用很多,这只是其中的应该应用,以及需要关注的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