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铺天盖地都是Python的广告、教程?python这么厉害吗?

本文通过对比不同编程语言,展示了Python简洁易学的特点,并提供了学习路线、工具及实战建议。

最近无论是刷抖音还是逛微博还是朋友圈,都是Python的广告,这个真的很厉害值得一学吗?
看看下面的对比分析

在Java里打印 “hello world”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你需要了解:

  • 面向对象的基本知识
  • 静态函数
  • 参数
  • 不要忘了打分号
  • 返回值
  • 数组
  • System.out 看着就很烦

在C++里面打印“hello world”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cout << "Hello World!";
    return 0;
}

你需要了解:

  • 如何导入标准库
  • 函数返回值
  • 不要忘了打分号
  • 数据类型
  • 新手学学 学到指针可能就放弃了

在 JavaScript里面打印“hello world”

<!DOCTYPE HTML>
<html>

<body>

  <p>Before the script...</p>

  <script>
    alert( 'Hello, world!' );
  </script>

  <p>...After the script.</p>

</body>

</html>

你需要了解:

  • HTML
  • 看着就很复杂

什么你说Node.js? 新手会知道怎么装Node.js ??

在Python里面打印"hello world"

print("Hello World!")

你需要了解:

  • 耶✌️我会编程了!

再加上这几行

  • import numpy as np
  • import pandas as pd
  • import torch
  • 耶✌️ 我会数据科学和深度学习了!

image.png

**最后,努力学习,学以致用。**生活中可以用到Python的位置远比你想象的多得多,等到你学会Python之后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Python来帮助你快速解决的。

**学编程最需要的就是耐心!**现在大家想学编程太方便了,跟着教程满天飞。刚开始入门的时候有高手带,往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自己不知道怎么找资料,怎么去配置编程环境什么的时候。有人手把手教的话,入门就高效很多了

希望大家都能坚持下去,把Python学成吧。

好了,废话不想多说,现在我把当时在培训机构学习的课程、资料、源码都进行了分类整理。希望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早点找到好的工作,获取方式在文章末尾

👉Python学习路线汇总

Python所有方向的技术点做的整理,形成各个领域的知识点汇总,它的用处就在于,你可以按照上面的知识点去找对应的学习资源,保证自己学得较为全面
image.png

##👉Python必备开发工具👈
image.png

##👉精品Python学习书籍👈
当我学到一定基础,有自己的理解能力的时候,会去阅读一些前辈整理的书籍或者手写的笔记资料,这些笔记详细记载了他们对一些技术点的理解,这些理解是比较独到,可以学到不一样的思路
image.png

温馨提示:篇幅有限,已打包文件夹,获取方式在:文末

👉Python学习视频600合集👈

观看零基础学习视频,看视频学习是最快捷也是最有效果的方式,跟着视频中老师的思路,从基础到深入,还是很容易入门的。
image.png

image.png

##👉实战案例👈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敲,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案例来学习
image.png

##👉100道Python练习题👈
检查学习结果
image.png

##👉面试刷题👈
image.png

##总结(获取)
我想说的是,学编程掌握技术是没有错的,远的不说,起码在未来的五到十年,IT依然是热门行业,那么作为重中之重的编程技术自然是有前途的,比如说: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无人驾驶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编程技术的。在社会高速前进的车轮下,必然是会有一些人掉队的,如果你不想一直都在干着一些谁都能干的事情,如果你不想那么容易被社会淘汰,那么就学一门技术去提升自己吧!

这份完整版的 Python 全套学习资料(含环境、python工具破解版视频安装教程、安装包)已经上传至 优快云 官方,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优快云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获取】

对于我们程序员来说,不应该存在任何偏见,学这个的看不起学那个的,某厂看不起某厂的,应该针对自身的情况,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因为每一种编程语言都有自己的应用领域,而每个人的能力又千差万别。

同志,人生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就欣然接受,然后逆袭,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think>嗯,用户现在想知道的是固态硬盘是否都是M.2接口。这个问题挺实用的,毕竟现在装机选硬盘时接口类型直接影响性能和兼容性。用户之前问过内存条接口的问题,看来是在组装或升级电脑硬件。 从用户引用的资料来看,ta应该已经对固态硬盘接口有了一定了解,特别是注意到M.2接口有分SATA和NVMe两种通道类型。不过ta可能被市场上铺天盖地的M.2宣传误导了,以为所有固态硬盘都变成了这种形态。 需要重点澄清几个关键点: 第一,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依然大量存在,特别是2.5英寸规格的,老电脑升级首选。引用[1]明确指出SATA固态仍是常见类型,还特别提醒别把走SATA通道的M.2硬盘误认为高速盘。 第二,M.2只是个物理形态,内部通道分SATA和PCIe。引用[4]用三星850EVO和PM961的对比特别生动,前者虽然是M.2外形但速度没提升,后者才是真快。 第三,用户引用[3]提到U.2接口这个少数派,虽然速度和M.2 PCIe相当,但成本高且主板支持少,普通用户基本遇不到。 回答时要注意表格设计的实用性,把三类主流接口的关键差异列清楚,特别是速度区间和适用场景。用户明显关心兼容性问题,所以主板支持情况要单独说明,比如M.2接口在H610和B650主板上的区别。 最后生成的问题要延续用户的研究习惯:接口兼容性、新旧硬盘混用、笔记本升级限制都是ta可能遇到的真实痛点。特别是那个"买错M.2接口"的问题,结合引用[1][4]的提醒,确实是新手容易踩的坑。 </think>如今固态硬盘**并非都是M.2接口**,市场上主流固态硬盘存在多种接口形态,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类: ### 一、当前主流固态硬盘接口类型对比 | **接口类型** | **物理形态** | **传输协议** | **理论速度上限** | **适用场景** | |--------------------|------------------------|--------------------|------------------|----------------------------| | **M.2 NVMe** | 条形直插式(类似内存) | PCIe 4.0/5.0 + NVMe | 7000-14000 MB/s | 高性能PC/工作站/游戏本 | | **M.2 SATA** | 条形直插式 | SATA III | 550 MB/s | 老款主板兼容/性价比装机 | | **2.5英寸 SATA** | 方形盘体(带外壳) | SATA III | 550 MB/s | 台式机/笔记本通用升级 | | **U.2** | 2.5英寸盘体 | PCIe 4.0 + NVMe | 7000 MB/s | 高端服务器/企业级存储[^3] | > 📌 **核心结论**: > 1. **M.2仅是物理形态**,需区分通道协议(SATA或NVMe) > 2. **2.5英寸SATA固态仍占主流**(价格低/兼容性强)[^1] > 3. **U.2接口定位专业领域**(普通用户极少接触)[^3] --- ### 二、接口技术本质解析 #### 1. **M.2接口的双重身份** - **SATA通道版**: 物理接口为M.2,但传输协议仍是SATA III,性能与2.5英寸SATA固态一致(550MB/s)[^4] > ✅ 识别特征:接口缺口为 **B+M Key**(双缺口设计) - **NVMe通道版**: 通过PCIe直连CPU,速度可达SATA的20倍以上(需主板支持PCIe 4.0/5.0)[^2] > ✅ 识别特征:接口缺口为 **M Key**(单右侧缺口) #### 2. **2.5英寸SATA不可替代性** - **兼容性优势**:支持所有含SATA接口的设备(2010年后主板/笔记本通用) - **成本优势**:1TB容量价格比NVMe固态低30%以上 #### 3. **接口选择决策树** ```mermaid graph TD A[设备是否有M.2插槽?] -->|无| B[选择2.5英寸SATA] A -->|有| C{需要高速读写?} C -->|是| D[确认主板支持PCIe 3.0/4.0 → 选M.2 NVMe] C -->|否| E[选M.2 SATA或2.5英寸SATA] ``` --- ### 三、主板接口兼容性提醒 1. **M.2插槽协议差异**: - H610/B660主板可能仅支持PCIe 3.0(速度上限3500MB/s) - Z790/X670支持PCIe 5.0(速度超10000MB/s) 2. **SATA接口占用问题**: 部分主板启用M.2插槽后,会禁用2个SATA接口(需查阅手册)[^2] 3. **BIOS设置需求**: 安装NVMe固态需关闭CSM模式并启用UEFI启动[^2]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