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拟机栈中的结构
在虚拟机栈中的基本单位是栈帧,一个方法对应一个栈帧。一个方法的调用意味着一个栈帧进入栈中,当这个方法遇到return或异常时意味着方法的结束,相应有一个出栈的操作。
每个栈帧中5部分结构: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方法返回地址、动态链接、一些附加信息。
二、字节码运行情况
通过一端简单的代码,看看指令情况。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15;
int b =18;
int c = a+b;
}
在idea终端中输入javap -v 字节码文件名,class 进行反编译
就会得到这样的一个结果。
操作指令第0行,将一个int型的数压入操作数栈中,第2行指令在局部变量表中存储这个值。之后同样的操作作用于第二个值。第6、7行加载这两个值,在局部变量表中完成add的操作并将心得值存入在局部变量表的新位置中,最后return结束方法。PC寄存器存放着下一条要被执行引擎读取的指令地址。
局部变量表是用数组实现的,在编译期就能确定数组的长度,操作数栈是也是基于数组实现的栈的结构。即“后进先出”。
三、动态链接
每一个栈帧都至少包含一个在方法区常量池中所属的方法的引用。类在编译之后,类信息被保存在方法区中,方法区中的常量池保存变量和方法引用。此时,只能通过符号引用常量池中的其他方法。动态链接将符号引用改为直接引用。
public class CodeTest {
public void methodA(){
System.out.println("A.. ");
methodB();
}
private void methodB() {
System.out.println("B..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15;
int b =18;
int c = a+b;
System.out.println(c);
}
}
简单的代码,看看反编译后,常量池中的信息。
常量池中可能存储着多个类的信息、变量、字符串等等。使用动态链接方便一个方法直接对另一个方法进行直接引用。这种引用还是通过符号引用的方式。
将一次jvm启动后所有的类信息全部存储在常量池中的好处是:当你有很多栈帧的时候,所需要的引用可以直接指向常量池的各种信息引用。而不用在每个栈帧中都保存相同信息,大大的节省了内存,提高了jvm执行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