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成分分析基于R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R语言环境中执行主成分分析,包括数据预处理、运行PCA、解释主成分及绘制相关图形,帮助读者掌握利用R进行数据分析和降维的方法。


 

 

一、实验目的:熟悉主成分析的思想,掌握求主成分的方法以及R语言代码

 

二、实验内容:对于从不同的数据出发,掌握三种求主成分的方法,以及相应的R语言代码。同时要求对命令输出结果进行理解,解释。

 

三、实验设备与平台:R语言

 

四、涉及的知识点:数据标准化,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协方差矩阵,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主成分分析思想,求解主成分的方法。

 

五、实验过程

从协方差矩阵出发,求主成分。

### 主成分分析(PCA)在R语言中的实现 #### 数据准备 为了进行主成分分析,首先需要准备好用于分析的数据集。通常情况下,这些数据应该被整理成矩阵或数据框的形式,在此过程中可能还需要对缺失值进行处理。 ```r # 加载必要的库并读取数据 library(FactoMineR) data <- read.csv("path/to/your/datafile.csv", header = TRUE, sep = ",") ``` #### 数据预处理 由于变量的不同量纲可能会干扰PCA的结果,因此建议先对原始数据做标准化处理。这一步骤可以确保各个特征对于最终结果的影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变异程度而非测量单位。 ```r # 对数据进行中心化和缩放(即Z-score变换) scaled_data <- scale(data[, c(-1)], center = TRUE, scale = TRUE) # 假设第一列为标签列不需要参与计算 ``` #### 执行PCA 使用`FactoMineR::PCA()`函数来执行实际的主成分分析操作。这里设置了参数`scale.unit=TRUE`以再次确认输入已经被适当转换;指定保留前五个主成分(`ncp=5`);最后设置绘图选项为开启状态以便于后续查看图形输出[^2]。 ```r # 进行PCA分析 res.pca <- PCA(scaled_data, scale.unit = TRUE, ncp = 5, graph = FALSE) ``` #### 结果解释与可视化 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就可以开始解读所得出的信息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示PCA的结果,比如散点图、贡献率条形图等。下面给出了一些常用的命令用来生成这样的图表: ```r # 绘制个体因子映射图 plot(res.pca, choix="ind") # 显示各维度上的方差百分比及其累积比例 eigenvalues <- round(get_eig(res.pca), digits = 3)$value * 100 / sum(round(get_eig(res.pca), digits = 3)$value) cumulative_variance_explained <- cumsum(eigenvalues) print(paste("Variance explained by each dimension:", paste(sprintf("%.1f%%", eigenvalues), collapse=", "), "\n")) print(paste("Cumulative variance explained:", sprintf("%.1f%%", cumulative_variance_explained[length(cumulative_variance_explained)]))) # 可视化变量之间的关系 fviz_pca_var(res.pca, col.var = "cos2", gradient.cols = c("#00AFBB","#E7B800","#FC4E07"), repel = TRUE ) ``` 以上就是完整的基于R语言环境下的PCA工作流概述[^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