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大模型(LLM)】01.神经网络中的 NLP-(2)Seq2Seq 原理及代码解析

第四章:大模型(LLM)

第二部分:神经网络中的 NLP

第二节:Seq2Seq 原理及代码解析

1. Seq2Seq(Sequence-to-Sequence)模型原理

Seq2Seq 是一种处理序列到序列任务(如机器翻译、文本摘要、对话生成等)的深度学习架构,最早由 Google 在 2014 年提出。其核心思想是使用 编码器(Encoder) 将输入序列编码为上下文向量,再通过 解码器(Decoder) 逐步生成输出序列。

1.1 架构组成

  1. 编码器(Encoder)

    • 通常是 RNN、LSTM 或 GRU。

    • 输入:序列 x = (x_1, x_2, ..., x_T)

    • 输出:隐藏状态 h_T​,作为上下文向量。

  2. 解码器(Decoder)

    • 结构类似于编码器。

    • 输入:编码器输出的上下文向量 + 上一步预测的输出。

    • 输出:目标序列 y = (y_1, y_2, ..., y_T)

  3. 上下文向量(Context Vector)

    • 编码器最后一个隐藏状态 h_T​ 作为整个输入序列的信息摘要。


2. 数学公式

  • 编码器:

h_t = f(h_{t-1}, x_t)

  • 解码器:

s_t = f(s_{t-1}, y_{t-1}, c)
P(y_t|y_{<t}, x) = \text{softmax}(W s_t)

其中 c 是上下文向量。


3. 经典 Seq2Seq 训练流程

  1. 输入序列通过编码器,生成上下文向量。

  2. 解码器利用上下文向量和前一时刻的预测结果,逐步生成输出。

  3. 使用 教师强制(Teacher Forcing) 技术,训练时将真实标签输入解码器。


4. 改进:Attention 机制

Seq2Seq 传统模型存在 长序列信息丢失 问题。
Attention 通过在每一步解码时为输入序列不同部分分配权重,解决了这个问题。
公式:

c_t = \sum_{i=1}^{T_x} \alpha_{t,i} h_i

其中 \alpha_{t,i}​ 是注意力权重。


5. PyTorch 代码解析:Seq2Seq 示例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 Encoder
class Encode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input_dim, hidden_dim, num_layers=1):
        super(Encoder, self).__init__()
        self.rnn = nn.GRU(input_dim, hidden_dim, num_layers, batch_first=True)

    def forward(self, x):
        outputs, hidden = self.rnn(x)
        return hidden

# Decoder
class Decode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output_dim, hidden_dim, num_layers=1):
        super(Decoder, self).__init__()
        self.rnn = nn.GRU(output_dim, hidden_dim, num_layers, batch_first=True)
        self.fc = nn.Linear(hidden_dim, output_dim)

    def forward(self, x, hidden):
        output, hidden = self.rnn(x, hidden)
        pred = self.fc(output)
        return pred, hidden

# Seq2Seq
class Seq2Seq(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encoder, decoder):
        super(Seq2Seq, self).__init__()
        self.encoder = encoder
        self.decoder = decoder

    def forward(self, src, trg):
        hidden = self.encoder(src)
        outputs, _ = self.decoder(trg, hidden)
        return outputs

# Example usage
input_dim, output_dim, hidden_dim = 10, 10, 32
encoder = Encoder(input_dim, hidden_dim)
decoder = Decoder(output_dim, hidden_dim)
model = Seq2Seq(encoder, decoder)

src = torch.randn(16, 20, input_dim)  # batch=16, seq_len=20
trg = torch.randn(16, 20, output_dim)
output = model(src, trg)
print(output.shape)  # [16, 20, 10]


6. 应用场景

  • 机器翻译(Google Translate)

  • 文本摘要(新闻摘要生成)

  • 对话系统(聊天机器人)

  • 语音识别(语音到文本)

### 大语言模型 (LLM) 的基础知识与入门指南 #### 定义与特性 大型语言模型(LLM)属于高级机器学习模型类别,擅长处理多种自然语言任务,如文本生成、翻译、摘要创建和问答系统等。这类模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能够泛化到未曾见过的数据集上执行各种下游应用而不需要专门针对每一个具体应用场景做额外调整[^2]。 #### 核心知识点概览 对于希望涉足这一领域的人来说,理解并掌握以下几个方面至关重要: - **Prompt Engineering**: 设计有效的提示词来引导模型产出预期的结果。 -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RAG)**: 结合检索机制增强生成质量的技术方案。 - **Fine-tuning Techniques**: 对预训练好的大规模参数权重实施微调操作以适应特定业务需求的方法论。 - **Training Models from Scratch**: 自定义构建全新架构而非依赖现有框架的过程描述。 - **Deployment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将训练完成后的模型部署至生产环境下的策略探讨及其性能优化措施分析[^3]。 #### 推荐的学习路径 一份详尽的大语言模型学习路线图已被整理成文档形式发布于GitHub平台上,该文件不仅罗列出了必要的理论预备知识清单,还列举了一些当前流行的先进算法结构实例;除此之外,更提供了关于怎样把所学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当中的指导建议。此份材料特别适合那些刚开始接触或者已经具备一定经验想要进一步深化认识的研究者们作为参考资料使用[^1]。 ```python # Python 示例代码用于演示如何加载预训练的 LLM 并进行推理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pipeline nlp = pipeline("text-generation", model="distilgpt2") result = nlp("Once upon a time,", max_length=50, num_return_sequences=2) for seq in result: print(seq['generated_text'])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