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总结
- 我们程序一般使用的都是某个时间点在曲线上的点的坐标 or 整个曲线的点集。
- 贝塞尔曲线(时间t映射点)函数:提供点构成【线段】,使用随时间t找到在最终线段上的【(滑动)点】坐标。
- 下面为规律总结:
- n次曲线,就是提供n个点,直接构成m(n-1)个线段
A、如果直接构成的线段数量m==1,则直接用线段上的滑动点(一次贝塞尔就是如此)。
B、如果线段条数m>1,则利用线段上的滑动点构成间接的X(m-1)条线段,递归直到(X-1)==1,就可以回到A了。
一次
- 给定(已知)2个点(P0、P1)和一个时间t
- 得到某t的一个坐标点(我们用的)
- 现象:1次曲线,2个点得到1个线段,我们用的就是在线段上滑动的坐标点的集合。
二次
- 给定3个点(P0、P1、P2)和时间t
- 可以得到某t的一个坐标点
- 现象:2次曲线,3个点得到最终1个(绿色)线段上滑动点的集合。(其中两两点<P0P1、P1P2>构成两个线段得到两个线段上的滑动点<绿色端点>,绿色线段上的滑动点集就是曲线点)
三次
- 给定4个点(P0、P1、P2、P3)和时间t
- 可以得到某t的一个坐标点
- 现象:3次曲线,4个点得到最终1个(蓝色)线段上滑动点的集合。满足总结的规律:
n>3次的贝塞尔曲线
- 现象:话不多说,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