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段的航拍影像数据即使使用网络RTK,在实际处理的时候仍会出现一定的偏移,使用metashape中的控制点进行校准,可以使不同时间段的同一区域图像对齐。
一、数据准备
1.设置地面控制点
如图所示,对该农田进行长期监测,手动设置了10个80cm×80cm的地面控制点,使用RTK记录十个地面控制点的地理坐标,之后所有时期的监测图像均使用本次采集的控制点坐标进行校准。
2.地面控制点文件格式
正确的文件格式可以被metashape直接导入,先新建一个txt文件,以如下格式记录控制点的坐标。第一列“marker label”为标记名,可自行设置;x列为经度,y列为纬度,z列为海拔高度。然后保存txt文件,将其另存为csv文件(或保存退出直接修改后缀名)。
3.数据导入metashape并对齐
打开metashape,菜单栏—工作流程—添加文件夹,导入想要配准的图片。
菜单栏—工作流程—对齐照片
二、偏移校准
1.导入数据
(1)在参考面板中,点击最左侧的按钮,导入csv文件。
(2)如下图所示,在参考面板中,导入的10个控制点已经显示,点击红框所示按钮,查看每张图片及控制点的详细信息(经度、纬度、海拔高度)。
(3)点击菜单栏—视图—照片,调出“照片”面板。
2.半自动校准
(1)点击工具—标记—细化标记
这个灰色的标记表示该图像还未进行控制点的校准
(2)依次配准各个标记,如果要配准GCP10,右键点击标记筛选照片,照片面板中将只剩下包含GCP10坐标的图像。
(3)然后点击【框1】,查看误差信息,再双击【框2】中的图像,手动拖动灰色图标到正确的位置,拖动完成后,灰色图标将变为绿色旗帜图标【框3】,同时左侧标记区会实时显示误差【框4】。
(4)由我们手动拖动设置控制点位置的图像会变为绿色旗帜标记,由于我们提前选择了“细化标记”,可以进行半自动匹配标记,蓝色旗帜标记表示该图像已经自动识别匹配标记,仍存在灰色图标的图像表示未自动识别到标记,需要我们手动标记。注:每个控制点至少需要三个手动校准的图像,即每个标记筛选出的图必须至少有三张图是绿色旗帜,绿色旗帜越多,配准后误差越小。
(5)控制点配准后,需要运行一次优化图片对齐方式,控制点才能够参与平差计算。
三、误差解读
1.控制点误差
(1)通过勾选标记前面的选框,设置标记的属性,勾选时为控制点,不勾选为检查点。最后一列“预测”表示包含该坐标的图片张数。
(2) GCP(地面控制点) 的误差信息:
- Long. err (m):经度误差。
- Lat. err (m):纬度误差。
- Alt. err (m):高度误差。
- 精度 (m):表示 GCP 位置的测量精度(通常是 0.005m)。
- Error (m):GCP 在模型中的总误差(影响模型精度)。
- 错误 (像素):控制点在影像上的像素级误差,通常应低于 1 像素。
2.如何优化
-
降低 GCP 误差
- 在 Reference 面板 右键 GCP → 选择 Refine Markers(优化标记)。
- 手动检查 GCP 在影像上的定位,确保尽可能准确。
- 增加 GCP 点数,并尽量均匀分布。
-
目标误差范围
- 像素误差 < 1.0px。
- 总误差 < 0.05m 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