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单电源供电中电阻关系的理解

单电源三极管电路中RB>>RC的原因

在单电源供电的三极管电路(以最常见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例)中,$RB >> RC 是确保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且满足是确保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且满足是确保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且满足 VC > VB$(集电极电压高于基极电压)的重要条件之一。这一关系的核心是通过合理分配电源电压,保证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放大状态的基本要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电路背景与核心需求

单电源供电时(假设电源电压为 VCCVCCVCC),电路通过电阻 RBRBRB(基极偏置电阻)给基极提供电流 IBIBIB,通过 RCRCRC(集电极负载电阻)形成集电极电压 VCVCVC。三极管放大状态的关键条件是:

  • 发射结正偏:VB>VEVB > VEVB>VE(若发射极接地,则 VE=0VE=0VE=0,即 VB>0VB > 0VB>0)。

  • 集电结反偏:VC>VBVC > VBVC>VB(集电极电压高于基极电压,确保集电结反向截止,便于收集载流子)。

二、为什么需要 RB>>RCRB >> RCRB>>RC

要满足 VC > VB,需从基极和集电极的电压分配分析:

  1. 基极电压 VB 的计算

基极电流 IB 流过 RB 时,会在 RB 上产生压降。根据欧姆定律:

VCC=VB+IB⋅RBV_{CC} = V_B + I_B \cdot R_BVCC=VB+IBRB

(忽略发射结导通电压时,可简化为 $V_B \approx V_{CC} - I_B \cdot R_B $)

  1. 集电极电压 VC 的计算

集电极电流 IC 流过 RC 时,RC 上的压降为 IC⋅RCI_C \cdot R_CICRC,因此:

VC=VCC−IC⋅RCV_C = V_{CC} - I_C \cdot R_CVC=VCCICRC

(三极管放大时,IC≈β⋅IBI_C \approx \beta \cdot I_BICβIB,β 为电流放大倍数)

  1. VC > VB 的条件推导

将上述两式代入 VC>VBV_C > V_BVC>VB

VCC−IC⋅RC>VCC−IB⋅RBV_{CC} - I_C \cdot R_C > V_{CC} - I_B \cdot R_BVCCICRC>VCCIBRB

化简得:

IB⋅RB>IC⋅RCI_B \cdot R_B > I_C \cdot R_CIBRB>ICRC

代入 IC=β⋅IBI_C = \beta \cdot I_BIC=βIB,约去 IB 后:

RB>β⋅RCR_B > \beta \cdot R_CRB>βRC

由于 β 通常为几十到几百(如 50~200),实际设计中为了确保该条件成立,会取 RB 远大于 RC(例如 RB 是 RC 的 10~100 倍),即使 β 较大时仍能满足 RB>β⋅RCR_B > \beta \cdot R_CRB>βRC,从而保证 VC>VBV_C > V_BVC>VB

三、总结

  • 单电源供电时,三极管的基极电压 VBVBVB 和集电极电压 VCVCVC均由 VCCVCCVCC 分压得到。

  • RB >> RC 的本质是通过较大的基极电阻,使基极电流 IBIBIB 产生的压降(IB・RBIB・RBIBRB)远大于集电极电流 ICICIC 产生的压降(IC・RCIC・RCICRC)。

  • 最终确保集电结反偏(VC>VBVC > VBVC>VB),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而非饱和状态(饱和时 VC<VBVC < VBVC<VB)。

这一设计原则在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开关电路等单电源三极管电路中广泛应用,是电路正常工作的基础。

【四轴飞行器】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模拟器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模拟器的研究展开,重点介绍了基于Matlab的建模与仿真方法。通过对四轴飞行器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构建了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并实现了姿态与位置的动态模拟。研究涵盖了飞行器运动方程的建立、控制系统设计及数值仿真验证等环节,突出非线性系统的精确建模与仿真优势,有助于深入理解飞行器在复杂工况下的行为特征。此外,文中还提到了多种配套技术如PID控制、状态估计与路径规划等,展示了Matlab在航空航天仿真中的综合应用能力。;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编程能力的高校学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系统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尤其适合研究生及以上层次的研究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四轴飞行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验证,支持算法快速原型开发;②作为教学工具帮助理解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建模与仿真过程;③支撑科研项目中对飞行器姿态控制、轨迹跟踪等问题的深入研究;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模块的实现细节,同时可延伸学习文档中提及的PID控制、状态估计等相关技术内容,以全面提升系统仿真与分析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xwhkin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