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小马智行披露了上市后的首份财报。
财报显示,小马智行2024年营收为7503万美元(约5.4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190万美元增长4.3%,已经连续三年实现同比上涨。小马智行也是目前中国营收规模最高的L4自动驾驶公司。
不过亏损额度有所上升,2024年净亏损为2.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96亿元),上年同期为1.25亿美元;经调整净亏损为1.54亿美元,上年同期的经调整净亏损为1.19亿美元。
去年其研发费用也进一步增长,2024年小马智行研发费用为1.378亿美元(人民币10.06亿元),较2023年增长14.0%。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马智行持有现金等价物及长短期理财投资总额为8.25亿美元(60.23亿元),同比增长39.4%。
小马智行的主营业务包括Robotaxi服务、Robotruck服务以及许可与应用三大领域。2024年小马智行的Robotaxi服务收入为73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770万美元下降5.3%;来自Robotruck收入为4040万美元(约2.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3%。
尽管其Robotruck的收入占据了主力,但小马智行坚持“Robotaxi业务优先、中国市场优先、一线城市优先”的业务战略。
对自动驾驶L4自动驾驶公司来说,何时进入盈亏平衡始终是核心话题。此前,文远知行也发布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总营收为49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0%;净亏损3.448 亿美元,同比扩大29.13%。
小马智行CEO彭建军在随后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预计全球无人出租车服务将很快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可以观察到,去年上市后小马智行Robotaxi业务也在稳步扩张中。
资料显示,小马智行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几大一线重点城市实现部署落地,商业化运营服务的范围向机场、火车站等核心交通场景进一步拓展。另外,2025年小马智行宣布在北京开展自动驾驶高快速路无人化测试,也意味着高快速路的无人化运营也将进入倒计时。
在此之前,小马智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1000辆车的投放量,将是Robotaxi业务的关键盈亏平衡点。跨域千辆规模的节点之后,车辆成本、运营成本和供应链成本进一步下降,叠加单量规模和营收收益的增长,将有望实现单车盈利。
据了解,2024年小马智行推出了第七代车规级自动驾驶系统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新方案的成本相较前代降幅高达70%,这将有助于Robotaxi车型成本的大幅下降。具体的落地车型方面,其已经与丰田汽车、北汽新能源、广汽埃安三大车企合作,2025年将落地三款第七代Robotaxi车型。
除了车辆成本,车辆投放的规模和速度,也将直接关乎到Robotaxi业务的盈亏节点。
目前小马智行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拥有300多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小马智行CEO彭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计划在2025年推出1000多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让1万多辆自动驾驶出租车上路运营;Robotaxi有望在2025年到2026年之间实现单车盈亏平衡。
从行业中来看,Robotaxi的商业化拐点指向了2025年。例如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曾宣布,萝卜快跑在武汉已经接近盈亏平衡,预计2025年实现盈利。
而2025年,也必将是各大自动驾驶公司的扩张之年。
其中小马智行今年会加快与各大平台的合作,不久其宣布与康福德高合作,将在广州启动自动驾驶出行联合运营;百度李彦宏就明确表示,2025年萝卜快跑会进一步扩张,将与出行平台、租车公司合作。另外,萝卜快跑2025年还将加速布局全球化业务;文远知行的全球化部署在2025年也会提速,包括2025年年中将有50辆robotaxi在阿布扎比上线Uber平台,在法国、西班牙的相关业务也在同步推动等等。
这意味着,L4自动驾驶行业的竞争已从技术验证转向商业化落地阶段,主要包括规模化的突破,商业模式的验证阶段。
另外需要指出的还有,L4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拐点到来,一定是技术、成本、法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之前,对各大L4自动驾驶公司来说,依旧是一场关乎技术实力、资金实力、资源优势等方面的生死考验,尤其是资金实力。
目前来看这依旧是一场持久战,例如小马智行CEO彭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小马智行的目标在2029年前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