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闻泰科技公告宣布,将出售旗下6家子公司100%股权及3家公司业务资产包,而接手方为立讯精密。
本次交易前,闻泰科技的主营业务包括产品集成业务(ODM)和半导体业务两大板块。这也意味着,在全面剥离ODM业务后,闻泰科技将全部筹码压在了半导体业务上。
在2023年和2024年,闻泰科技产品集成业务收入分别为 443.15 亿元、586.09 亿元(未经审计),分别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72.39%和79.46%。
正是这占比将近八成的主力板块业务,近几年却成为了闻泰科技的重大包袱。
在2022年和2023年,闻泰科技的产品集成业务分别亏损了净亏损 4.47 亿元和15.69亿元。2024 年上半年,其产品集成业务实现营收 261.2 亿元,同比增长 26.68%,净亏损 8.5 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该业务的毛利率仅为 2.49%。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ODM龙头的闻泰科技,因为产品集成业务的连年亏损,也严重拖累了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
2022年和2023年,闻泰科技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15%和5.4%,但是净利润却分别下滑44.16%和19%;2024年前三季度,闻泰科技营业收入531.61亿元,同比增长19.7%,净利润4.15亿元,同比下降80.26%。
而不久前,闻泰科技还发布了预亏的业绩预告,预计 2024 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30-40亿元,这是闻泰科技自2016年上市后的首度亏损,形势不可谓不严峻。
早几年,包括手机在内的全球消费电子需求持续低迷,加之疫情影响,对手机巨头、PC巨头、ODM产业链都带来巨大影响。而25年的情况还在恶化。其也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以及公司供应商和客户对实体清单扩大化解读和执行,对上市公司产品集成业务造成了全面的不利影响,若维持现状预计2025年公司产品集成业务营业收入将大幅下滑。
近几年,闻泰科技一直依靠半导体业务输血。但目前来看已经是独木难支,不得已之下的「断臂」。
2019年,闻泰科技通过收购安世半导体跨入功率半导体行业,为上市公司带来了全新的增长空间与新利润增长引擎。资料显示,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分立与功率芯片IDM龙头厂商,也是是全球汽车半导体龙头之一。
根据公告显示,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 2023 年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排名第三,并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市场份额首位。同时,半导体业务具有显著的车规优势,90%产品符合车规级标准,与全球头部汽车Tier1 供应商及整车厂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近几年,半导体业务一直也是闻泰科技最重要的净利润贡献板块,在全面甩卖了亏损业务后,专注于高价值、高成长性的业务线,或许能让闻泰科技一举翻身。
资料显示,2022年其半导体业务达到阶段性峰值,营收160.01亿,净利润37.49亿,2022年其半导体板块实现收入160.01亿元,同比增长15.93%,全年半导体业务净利润为37.49亿元,同比增长42.46%;值得一提的是,半导体业务毛利率达到42.66%,与其传统主力ODM业务不足10%的毛利形成了鲜明反差。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近两年由于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闻泰半导体业务的形式也遭遇了压力。
2023年全年其半导体业务实现收入为 152.26 亿元,同比下降 4.85%;实现净利润24.26 亿元,同比下降 35.29%。24年上半年,半导体业务的收入再度下降7.9%至70.4亿元,净利润下降22.4%至10.8亿元。
好的一方面是,其半导体业务有回暖的迹象。
半导体业务 2024 年第三季度实现收入为 38.32 亿元,环比增长 5.86%,业务毛利率为 40.5%,同比提升 2.8 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 6.66 亿元,环比增长 18.92%。
2024 年上半年,闻泰科技的半导体业务来源于汽车、移动及穿戴设备、工业与电力、计算机设备、消费领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63.00%、7.35%、21.08%、5.21%、3.36%。这也意味着,其半导体收入中,有超六成来自汽车电子领域,
资料显示,其半导体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的驱动系统、电源系统、电控系统、智能座舱系统等方面。对闻泰科技来说,机遇在于当前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网联化普及趋势。
不过挑战依旧存在,例如其在2024年半年报中指出,虽然消费电子和工业下游需求开始复苏,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去库存周期、价格内卷仍面临较大挑战。
从2025年汽车半导体行业整体依旧低迷,部分细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加之汽车市场的卷度加剧,无疑也为上游供应链带来不小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