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的描述:
1.发现问题的版本:开发人员需要知道出现问题的版本,才能够获取对应版本的代码来重现故障。并且版本的标识也有利于统计和分析每个版本的质量。
2.问题出现的环境:环境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如果是web项目,需要描述浏览器版本,客户机操作系统等,如果是app项目,需要描述机型、分辨率、操作系统版本等。详细的环境描述有利于故障的定位。
3.错误重现的步骤:描述问题重现的最短步骤。
4.预期行为的描述:要让开发人员知道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尤其要以用户的角度来描述程序的行为是怎样的。如果是依据需求提出的故障,能写明需求的来源是最好的。
5.错误行为的描述:描述错误的现象。crash等可以上传log,UI问题可以有截图。
Bug的管理:
1. 登录缺陷管理工具,如JIRA或禅道
2. 创建新的Bug
3. 填写Bug信息:
(1)Bug标题
(2)Bug类型:包括功能缺陷、界面问题、性能问题等
(3)Bug严重程度:例如崩溃、严重、一般、轻微。崩溃:系统崩溃、死循环、错误等,系统主要功能缺失,影响测试和开发的正常执行。严重:系统的主要功能部分缺失,功能实现与需求设计严重不符。一般:系统功能未全部实现但不影响使用。轻微:多为建议性问题,如界面、性能问题,不影响正常使用,但可以进一步优化。
(4)Bug的优先级
(5)Bug描述:详细描述Bug现象、复现步骤、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
4. 填写附加信息:日志、截图、录屏等,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Bug
5. 指派Bug:将Bug指派给相关地开发人员或负责人
6. 保存Bug:确认Bug信息填写完整无误后,保存Bug并分配给相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