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现代检验医学的核心设备之一,通过分析血液、尿液等体液中的化学成分,为疾病诊断、治疗监测和健康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其高效、精准和标准化的特点使其成为医院检验科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本文较长,建议先收藏后随时查看!以后我们将更新更多此类硬核科普,欢迎关注~
工作原理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本质上是一种光学分析仪器,其核心原理基于分光光度法,类似于精密的分光光度计。这一方法依赖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并遵循比尔定律(A = εlc),其中A为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光程长度,c为物质浓度。以下是其工作流程:
光源与单色化:仪器内的光源(如卤素灯或LED)发出复色光,单色器将复色光分解为特定波长的单色光,以匹配目标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
样品检测:单色光通过盛有样品溶液的比色池,样品中的化学成分选择性地吸收特定波长光,剩余光被检测器接收。
光电转换与信号处理:检测器(如光电倍增管或光电二极管)将投射光转化为电信号,信号处理系统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
数据分析与结果输出:计算机根据预设的工作模式(如终点法或速率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算和分析,生成定量结果。打印机同时输出详细报告。
清洗与准备:每组样本检测完成后,仪器自动清洗比色皿和管路,确保下一次检测的精度。
从结构上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包括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光源、单色器、比色池和检测器。
此外,它还配备了生化分析特有的功能模块,这些结构和系统的协同工作,使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能够高效、准确地生成检测报告,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加样系统:自动精确吸取样本和试剂。
试剂系统:存储和管理多种生化试剂。
反应系统:提供稳定的反应环境。
温控系统:维持恒定温度以优化反应条件。
清洗系统:确保仪器清洁,减少交叉污染。
条形码识读系统:自动识别样本信息。
软件系统:实现数据处理、存储和报告生成。
添加下方微信好友,立即咨询生化指标检测
ps:可提供人、大鼠、小鼠、猪等多个物种的多项生化指标检测,例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白蛋白、球蛋白、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尿素氨、尿酸、肌酐、乳酸脱氢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胆碱脂酶等。
检测项目概览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可检测数百种生化指标,涵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糖代谢、蛋白质、酶类、胆汁酸、免疫标志物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常见检测项目的详细表格,包含人类及动物(如大鼠、小鼠、猪)可检测的指标:
检测项目 | 缩写 | 临床意义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ALT | 指示肝细胞损伤,升高常见于急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 |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AST | 指示肝脏、心肌、骨骼肌损伤,升高见于肝病、心肌梗死等 |
碱性磷酸酶 | ALP | 指示肝胆疾病或骨骼疾病,升高见于胆道梗阻、骨病等 |
γ-谷氨酰转肽酶 | GGT | 指示肝功能,升高见于酒精性肝病、胆道疾病等 |
总胆红素 | TBIL | 指示肝功能和红细胞代谢,升高见于黄疸、肝病、溶血性贫血 |
结合胆红素 | DBIL | 指示胆道功能,升高见于胆道梗阻或肝损伤 |
非结合胆红素 | IBIL | 指示红细胞破坏或肝功能,升高见于溶血性贫血 |
总胆汁酸 | TBA | 指示肝功能,升高见于肝病或胆汁淤积 |
胆碱酯酶 | CHE | 指示肝功能或毒物暴露,降低见于肝病或有机磷中毒 |
血尿素 | UREA | 指示肾功能,升高见于肾衰竭、脱水等 |
肌酐 | Crea | 指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升高见于肾功能不全 |
尿酸 | UA | 指示嘌呤代谢,升高见于痛风、肾功能不全 |
总胆固醇 | TC | 指示脂代谢,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
甘油三酯 | TG | 指示脂代谢,升高与肥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C | 被称为“好”胆固醇,低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C | 被称为“坏”胆固醇,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
载脂蛋白A1 | ApoA1 | 参与脂代谢,与HDL-C相关,低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载脂蛋白B | ApoB | 参与脂代谢,与LDL-C相关,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血糖 | GLU | 指示糖代谢,升高提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
糖化血红蛋白 | HbA1c | 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情况,升高提示糖尿病 |
总蛋白 | TP | 反映营养状态和肝功能,降低见于营养不良或肝病 |
白蛋白 | ALB | 反映营养和肝功能,降低导致水肿,常见于肝病或肾病 |
球蛋白 | GLOB | 参与免疫反应,升高见于感染或自身免疫病 |
乳酸脱氢酶 | LDH | 指示组织损伤,升高见于肝病、心肌梗死等 |
肌酸激酶 | CK | 指示肌肉或心肌损伤,升高见于心肌梗死、肌肉疾病等 |
肌酸激酶同工酶 | CK-MB | 指示心肌损伤,升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
心肌肌钙蛋白I | CTnI | 心肌特异性指标,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金标准标志 |
C-反应蛋白 | CRP | 指示炎症,升高见于感染或炎症性疾病 |
高敏C-反应蛋白 | hs-CRP | 更敏感的炎症标志物,升高提示心血管疾病风险 |
降钙素原 | PCT | 指示细菌感染,升高见于严重感染或败血症 |
甲胎蛋白 | AFP | 肿瘤标志物,升高见于肝癌或胚胎性肿瘤 |
癌胚抗原 | CEA | 肿瘤标志物,升高见于消化道肿瘤 |
免疫球蛋白A | IgA | 参与黏膜免疫,异常见于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病 |
免疫球蛋白E | IgE | 与过敏反应相关,升高见于过敏性疾病 |
免疫球蛋白G | IgG | 主要抗体,异常见于感染或免疫疾病 |
免疫球蛋白M | IgM | 早期免疫反应,升高见于急性感染 |
钠 | Na | 维持体液平衡,异常导致水肿或脱水 |
钾 | K | 维持神经肌肉功能,异常影响心跳 |
钙 | Ca | 参与骨骼和神经功能,异常导致骨病或痉挛 |
镁 | Mg | 参与酶活性,异常导致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
磷 | P | 参与骨骼和能量代谢,异常见于肾病 |
铁 | Fe | 参与血红蛋白合成,异常见于贫血或铁过载 |
铜 | Cu | 参与酶活性,异常见于肝病或代谢紊乱 |
淀粉酶 | AMY | 指示胰腺功能,升高见于急性胰腺炎 |
脂肪酶 | LIP | 指示胰腺功能,升高是胰腺炎的敏感指标 |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 Cys-C | 指示肾功能,升高见于早期肾损伤 |
同型半胱氨酸 | HCY | 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视黄醇结合蛋白 | RBP | 反映营养状态,降低见于肝病或营养不良 |
类风湿因子 | RF | 指示自身免疫病,升高见于类风湿关节炎 |
血清淀粉样蛋白A | SAA | 指示急性炎症,升高见于感染或炎症性疾病 |
总铁结合力 | TIBC | 反映铁代谢,异常见于贫血或铁过载 |
未结合铁结合力 | UIBC | 反映铁代谢,异常见于铁代谢紊乱 |
转铁蛋白 | TRF | 运输铁蛋白,异常见于贫血或炎症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 NSE | 肿瘤标志物,升高见于神经内分泌肿瘤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 | 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升高见于癌症 |
非酯化脂肪酸 | NEFA | 指示脂代谢,升高见于代谢综合征 |
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 | 抗氧化酶,异常见于氧化应激相关疾病 |
项目详解
1. 肝功能指标
肝脏是人体代谢、解毒和蛋白质合成的核心器官,肝功能检测是评估肝脏健康的重要手段: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是肝损伤的敏感指标。升高常见于急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等,反映肝细胞膜的完整性受损。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分布于肝脏、心肌和骨骼肌,升高可能提示肝病、心肌梗死或肌肉损伤。AST/ALT比值有助于区分肝病类型,如酒精性肝病常表现为AST>ALT。
碱性磷酸酶(ALP):ALP由肝脏、骨骼和胎盘产生,升高常见于胆道梗阻、肝癌、骨骼疾病或妊娠期,反映胆汁排泄或骨代谢异常。
γ-谷氨酰转肽酶(GGT):GGT是肝功能的敏感指标,升高常见于酒精性肝病、胆汁淤积或药物性肝损伤,常用于监测肝胆疾病的进展。
总胆红素(TBIL):TBIL反映红细胞代谢和肝脏处理能力,升高可能导致黄疸,常见于肝炎、胆道梗阻或溶血性贫血。
结合胆红素(DBIL):DBIL由肝脏处理后排出,升高提示胆道梗阻或肝功能异常,如胆石症或肝内胆汁淤积。
非结合胆红素(IBIL):IBIL为未处理胆红素,升高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或肝功能不全。
总胆汁酸(TBA):TBA由肝脏合成,升高提示肝功能异常或胆汁淤积,常用于评估肝硬化或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胆碱酯酶(CHE):CHE参与神经传导和代谢,降低常见于肝病(如肝硬化)或有机磷中毒,反映肝脏合成能力下降。
2. 肾功能指标
肾脏负责过滤代谢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肾功能检测可发现肾衰竭、肾炎等问题:
血尿素(UREA):UREA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升高可能由肾功能下降、脱水、高蛋白饮食或胃肠道出血引起,反映肾脏排泄能力。
肌酐(Crea):Crea是肌肉代谢的废物,升高是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的可靠指标,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肾衰竭。
尿酸(UA):UA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升高可能导致痛风、尿酸性肾病或肾功能不全,反映嘌呤代谢紊乱。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Cys-C是评估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常用于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
3. 心肌损伤指标
心肌损伤检测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
心肌肌钙蛋白I(CTnI):CTnI是心肌特异性指标,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金标准标志,广泛用于心血管急症诊断。
肌酸激酶(CK):CK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升高提示肌肉或心肌损伤,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损伤来源。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MB较CK更特异于心肌,升高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但敏感性低于CTnI。
乳酸脱氢酶(LDH):LDH广泛分布于组织,升高可能提示心肌、肝脏或肌肉损伤,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4. 血脂指标
血脂检测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总胆固醇(TC):TC是血脂代谢的重要指标,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常与高脂饮食或代谢紊乱相关。
甘油三酯(TG):TG是脂肪储存形式,升高与肥胖、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相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C被称为“好”胆固醇,帮助清除血管中的胆固醇,低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载脂蛋白A1(ApoA1):ApoA1是HDL-C的主要蛋白成分,低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载脂蛋白B(ApoB):ApoB是LDL-C的主要蛋白成分,升高提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5. 糖代谢指标
糖代谢检测用于诊断和监测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紊乱:
血糖(GLU):GLU是糖代谢的核心指标,升高提示糖尿病、糖耐量异常或胰岛素抵抗。
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糖尿病诊断和长期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
胰岛素(INS):INS用于评估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异常见于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
6. 蛋白质指标
蛋白质指标反映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
总蛋白(TP):TP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降低提示营养不良、肝病或肾病综合征,反映全身蛋白代谢状态。
白蛋白(ALB):ALB维持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水肿,常见于肝病、肾病或营养不良。
球蛋白(GLOB):GLOB参与免疫反应,升高见于慢性感染、自身免疫病或多发性骨髓瘤。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RBP运输维生素A,降低提示肝病或营养不良。
7. 炎症与免疫指标
炎症与免疫指标用于检测感染、炎症或免疫疾病:
C-反应蛋白(CRP):CRP是急性期反应蛋白,升高提示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常用于监测感染性疾病。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hs-CRP更敏感,升高提示低水平炎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降钙素原(PCT):PCT是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标志物,升高提示严重感染或败血症。
免疫球蛋白A(IgA):IgA主要参与黏膜免疫,异常见于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病。
免疫球蛋白E(IgE):IgE与过敏反应相关,升高见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免疫球蛋白G(IgG):IgG是主要抗体,异常见于慢性感染或免疫疾病。
免疫球蛋白M(IgM):IgM是早期免疫反应抗体,升高见于急性感染。
类风湿因子(RF):RF是自身免疫病的标志物,升高见于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SAA是急性期反应蛋白,升高提示感染或炎症性疾病。
8. 电解质与微量元素
电解质与微量元素维持体液平衡和代谢功能:
钠(Na):Na维持体液平衡,异常导致水肿、脱水或神经症状。
钾(K):K维持神经肌肉功能,异常影响心跳或肌肉收缩。
钙(Ca):Ca参与骨骼形成和神经传导,异常导致骨病或痉挛。
镁(Mg):Mg参与酶活性,异常导致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磷(P):P参与骨骼和能量代谢,异常见于肾病或甲状旁腺疾病。
铁(Fe):Fe参与血红蛋白合成,异常见于贫血或铁过载。
铜(Cu):Cu参与酶活性,异常见于肝病或代谢紊乱。
总铁结合力(TIBC):TIBC反映铁代谢,异常见于贫血或铁过载。
未结合铁结合力(UIBC):UIBC与TIBC共同评估铁代谢状态。
转铁蛋白(TRF):TRF运输铁蛋白,异常见于贫血或炎症。
9. 胰腺功能指标
胰腺功能指标用于评估胰腺健康:
淀粉酶(AMY):AMY分解淀粉,升高见于急性胰腺炎或唾液腺疾病。
脂肪酶(LIP):LIP分解脂肪,升高是胰腺炎的敏感指标。
10.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用于辅助肿瘤诊断:
甲胎蛋白(AFP):AFP升高见于肝癌、胚胎性肿瘤或肝病。
癌胚抗原(CEA):CEA升高见于消化道肿瘤,如结直肠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NSE升高见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升高见于多种癌症。
11. 其他指标
同型半胱氨酸(HCY):HCY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与维生素B缺乏相关。
非酯化脂肪酸(NEFA):NEFA反映脂代谢,升高见于代谢综合征或糖尿病。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OD是抗氧化酶,异常提示氧化应激相关疾病。
往期推荐
3.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拉曼光谱(Raman)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表征分析技术在药物晶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