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AC地址在同一个路由器转发的过程中MAC地址变化的原因

        这篇文章主要是解释一下在跨局域网即涉及到路由器转发的传输情况下MAC地址变化的一些解释。

首先相对于MAC地址,ip地址在传输过程中是没有变化的,因为在  网络层及其以上  都对互联网的下层的一些传输进行了一些抽象,掩盖了麻烦的流程。

        上面的情况是跨局域网的情况比较复杂,先举一个在局域网内的。

当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在同一局域网中时,MAC 帧的目的 MAC 地址就是真正目的主机的 MAC 地址。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帧可以直接从源主机发送到目的主机,通过 ARP(地址解析协议)来获取目的主机的 MAC 地址,然后将数据帧封装发送。例如,在一个小型办公室的局域网中,计算机 A 要向同一局域网中的计算机 B 发送数据,计算机 A 通过 ARP 协议找到计算机 B 的 MAC 地址,然后将数据封装成 MAC 帧,此时 MAC 帧中的目的 MAC 地址就是计算机 B 的 MAC 地址。

        当涉及路由器转发(不同局域网间通信)

  • 当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处于不同局域网时,MAC 帧的目的 MAC 地址是下一跳路由器(离源主机最近的路由器接口)的 MAC 地址。
  • 例如,主机 A 所在局域网通过路由器 R1 连接到另一个局域网,主机 A 要向另一个局域网中的主机 B 发送数据。主机 A 首先通过 ARP 协议获取与它直接相连的路由器 R1 接口(离主机 A 最近的接口)的 MAC 地址。然后将数据封装成 MAC 帧,这个 MAC 帧的目的 MAC 地址就是路由器 R1 接口的 MAC 地址。
  • 当数据到达路由器 R1 后,路由器 R1 会根据目的 IP 地址(数据帧中包含的 IP 信息)进行路由选择,决定下一跳的路径。如果还要经过其他路由器(如 R2)转发,那么路由器 R1 会将数据重新封装成新的 MAC 帧,此时新 MAC 帧的目的 MAC 地址是下一跳路由器(R2)接口的 MAC 地址。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直到数据到达目的主机所在局域网,最后一个 MAC 帧的目的 MAC 地址才是真正目的主机的 MAC 地址。

而这篇文章主要的问题是针对于第二幅图中右侧MAC地址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变化进行一个根本的解释(书上有解释但是没有讲的很细,有些人看了之后会有疑问,我就是一个然后查资料解决了)。

一开始就疑问在第二步R1到R2的时候为什么源地址变了?这是我不懂的地方

后来发现对于一个路由器来说,有很多个接口,每个接口的作用不一样有LAN接口,有WAN接口,而每个接口的MAC地址不一样。比如在R1接受的时候接受的接口MAC地址是MAC3,在R1要进行转发的时候,它会对MAC帧进行解分装,然后将源地址改为将要发送的接口的MAC地址,而目的地址在路由器缓存表里找或者发个广播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得到,然后重新封装成一个新的MAC帧发送出去。

这就是MAC地址在同一个路由器转发的过程中MAC地址变化的原因和过程的解释。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