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多校训练第三场)HDU - 6058 Kanade's sum 链表

本文介绍了一种解决区间第K大数求和问题的方法。通过将问题转化为求每个元素作为第K大数出现的次数(贡献),并利用双向链表维护左右两侧比当前元素大的元素数量,最终计算出所有元素的总贡献值。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比赛的时候想到了把问题转化成求每个元素对于答案的贡献,即这个元素在多少个区间内是第k大数。至于怎么维护这个信息现场没想出来。

赛后看了网上的博客才知道这道题目的解法。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元素在多少区间内是第k大数(即这个元素的贡献),那么答案就是这个元素的值乘上其贡献。

又想到一个元素在区间内是第k大数要满足什么条件呢?在这个区间内恰好有k - 1个数比它大就行了。

所以如果知道这个元素左边比它大的k个数字,和右边比它大的k个数字就好了。

设左边比它大的第i个元素下标为L[i],右边比它大的第i个元素下标为R[i],则答案如下。

网上博客的解法是维护一个双向链表,这个链表保存的是元素的下标,最小的元素为x,则x左边的元素都比x大,x右边的元素也比x大。

现在演示一下样例。

输入的数据为1 2 3 4 5,k = 2。

在首尾各添加一个INF后,则初始链表为0 1 2 3 4 5 6(这里的数字都是下标)。

链表中最小的元素为1,左边比1大的数字的下标为0,右边比1大的2个数字下标分别为2 3。

根据上图的计算公式ans += 1(元素的值)*1(贡献),ans = 1。

然后删除1,当前链表为0 2 3 4 5 6。

链表中最小的元素为2,左边比2大的数字的下标为0,右边比2大的2个数字下标分别为3 4。

根据上图的计算公式ans += 2(元素的值)*2(贡献),ans = 5。

然后删除2,当前链表为0 3 4 5 6。

链表中最小的元素为3,左边比3大的数字的下标为0,右边比3大的2个数字下标分别为4 5。

根据上图的计算公式ans += 3(元素的值)*3(贡献),ans = 14。

然后删除3,当前链表为0 4 5 6。

链表中最小的元素为4,左边比4大的数字的下标为0,右边比4大的2个数字下标分别为5 6。

根据上图的计算公式ans += 4(元素的值)*4(贡献),ans = 30。

删除的复杂度为O(1),总的复杂度为O(nk)。

代码如下: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int LL;
const int MOD = 1e9 + 7;
const int MAX_N = 5e5 + 5;
const int INF = 0x3f3f3f3f;
int pre[MAX_N], nxt[MAX_N];
int pos[MAX_N];
int A[MAX_N], n, k;

int main()
{
    //freopen("test.txt", "r", stdin);
    //freopen("out.txt", "w", stdout);
    cin.sync_with_stdio(false);
    int T;
    cin >> T;
    while (T--)
    {
        cin >> n >> k;
        for (int i = 1; i <= n; i++)
        {
            cin >> A[i];
            pos[A[i]] = i;
            pre[i] = i - 1;
            nxt[i] = i + 1;
        }
        LL ans = 0;
        int L[100], len1;
        int R[100], len2;
        for (int i = 1; i <= n; i++)
        {
            len1 = 0;
            for (int j = pos[i]; j >= 1 && len1 <= k; j = pre[j])
                L[len1++] = j - pre[j];
            len2 = 0;
            for (int j = pos[i]; j <= n && len2 <= k; j = nxt[j])
                R[len2++] = nxt[j] - j;
            for (int j = 0; j < len1; j++)
                if (k - 1 - j < len2)
                    ans += (LL)i * L[j] * R[k - 1 - j], cout << ans << endl;
            nxt[pre[pos[i]]] = nxt[pos[i]];
            pre[nxt[pos[i]]] = pre[pos[i]];
        }
        cout << ans << endl;
    }
    return 0;
}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基于Python的在线二手电子产品回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项目旨在通过构建一个可靠、安全、透明的平台,提高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率,推动资源的合理再利用,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平台,加强环保意识,促进二手市场的发展,并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服务。项目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废旧电子产品的检测与评估、信息不对称与交易风险、市场需求的预测与定价、用户体验优化及平台的安全性与数据保护。解决方案涵盖智能化评估与回收定价、高效的二手产品处理流程、完善的售后保障体系、创新的市场需求分析、全程透明化与安全性保障以及定制化用户体验。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包括用户管理、商品评估、交易管理、数据分析、支付与结算等模块。项目还涉及前端界面设计、API接口开发、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模型训练与优化、部署与应用等方面。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特别是对Python和Web开发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以及对二手电子产品回收和环保事业感兴趣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用户方便地将闲置电子产品回收、交易或再利用,提高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率;②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价格评估、市场需求分析等服务,提高回收效率;③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平台,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安全性;④推动二手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经济实惠的产品选择;⑤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社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其他说明:本文档不仅提供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表结构、API接口规范,还展示了具体代码实现和GUI界面设计,为开发者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参考。此外,项目强调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确保平台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有效保护用户信息。项目未来改进方向包括增强模型的精准度、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更支付和融资选项、跨平台数据集成与分析、更加智能的回收流程以及强化社交化与社区功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