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树学习笔记

这篇博客讲述了如何使用双重遍历和vis数组标记法解决NOIP2005普及组中关于校门外树木移除的问题。作者介绍了直接遍历区间并标记的方法,同时也提到了利用线段树优化解决方案。核心在于理解区间覆盖和树的去留计算。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P1047 [NOIP2005 普及组] 校门外的树


P1047 [NOIP2005 普及组] 校门外的树

这道题可以直接遍历一遍整段区间,再遍历一遍部分区间,用vis[ ]标记一下即可

某校大门外长度为 l 的马路上有一排树,每两棵相邻的树之间的间隔都是 1 米。我们可以把马路看成一个数轴,马路的一端在数轴 0 的位置,另一端在 l 的位置;数轴上的每个整数点,即 0,1,2,…,l,都种有一棵树。

由于马路上有一些区域要用来建地铁。这些区域用它们在数轴上的起始点和终止点表示。已知任一区域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坐标都是整数,区域之间可能有重合的部分。现在要把这些区域中的树(包括区域端点处的两棵树)移走。你的任务是计算将这些树都移走后,马路上还有多少棵树。

输入格式

第一行有两个整数,分别表示马路的长度 l 和区域的数目 m。

接下来 mm 行,每行两个整数 u, vu,v,表示一个区域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坐标。

输出格式

输出一行一个整数,表示将这些树都移走后,马路上剩余的树木数量。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 #1复制

500 3
150 300
100 200
470 471

输出 #1复制

298
memset(vis,0,sizeof(vis));//初始化该数组
    cin>>L>>M;//标准输入,不解释
    for(int i=0;i<=L;i++)
        vis[i]=0;//从0这个树开始,将这条路上所有的树标记为未访问过
    for(int i=1;i<=M;i++)
    {
        int head,tail;//定义区间的头和尾
        cin>>head>>tail;
        for(int j=head;j<=tail;j++)
            if(vis[j]==0)
                vis[j]=1;//从这个区间的头和尾开始,将所有区间内的树标记为访问过
    }
    for(int i=0;i<=L;i++)
    {
        if(vis[i]==0)
            cnt++;//计算未被访问过的树的数目
    }

当然也可以用线段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