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点

割点

定义

在无向连通图中,如果将其中一个点以及所有连接该点的边去掉,图就不再连通,那么这个点就叫做割点(cut vertex / articulation point)。

例如,在下图中, 0 、 3 0、3 03是割点,因为将 0 0 0 3 3 3中任意一个去掉之后,图就不再连通。如果去掉0,则图被分成 1 、 2 1、2 12 3 、 4 3、4 34两个连通分量;如果去掉 3 3 3,则图被分成 0 、 1 、 2 0、1、2 012 4 4 4两个连通分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何求割点

T a r j a n Tarjan Tarjan算法;

可以使用 T a r j a n Tarjan Tarjan算法求割点(注意,还有一个求连通分量的算法也叫 T a r j a n Tarjan Tarjan算法,与此算法类似)

首先选定一个根节点,从该根节点开始遍历整个图(使用 D F S DFS DFS)。

对于根节点,判断是不是割点很简单——计算其子树数量,如果有 2 2 2棵即以上的子树,就是割点。因为如果去掉这个点,这两棵子树就不能互相到达。

对于非根节点,判断是不是割点就有些麻烦了。我们维护两个数组 d f n [ i ] dfn[i] dfn[i] l o w [ i ] low[i] low[i] d f n [ u ] dfn[u] dfn[u]表示顶点 u u u第几个被(首次)访问, l o w [ u ] low[u] low[u]表示顶点 u u u及其子树中的点,通过非父子边(回边),能够回溯到的最早的点( d f n dfn dfn最小)的 d f n dfn dfn值(但不能通过连接 u u u与其父节点的边)。对于边 ( u , v ) (u, v) (u,v),如果 l o w [ v ] > = d f n [ u ] low[v]>=dfn[u] low[v]>=dfn[u],此时 u u u就是割点。

但这里也出现一个问题:怎么计算 l o w [ u ] low[u] low[u]

假设当前顶点为 u u u,则默认 l o w [ u ] = d f n [ u ] low[u]=dfn[u] low[u]=dfn[u],即最早只能回溯到自身。

有一条边 ( u , v ) (u, v) (u,v),如果 v v v未访问过,继续 D F S DFS DFS D F S DFS DFS完之后, l o w [ u ] = m i n ( l o w [ u ] , l o w [ v ] ) low[u]=min(low[u], low[v]) low[u]=min(low[u],low[v])

如果v访问过(且 u u u不是 v v v的父亲),就不需要继续 D F S DFS DFS了,一定有 d f n [ v ] < d f n [ u ] dfn[v]<dfn[u] dfn[v]<dfn[u] l o w [ u ] = m i n ( l o w [ u ] , d f n [ v ] ) low[u]=min(low[u], dfn[v]) low[u]=min(low[u],dfn[v])

代码实现(模板题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M 200009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dfn[M],cnt,low[M],child,sign,n,m;
bool cut[M];
int nxt[M],to[M],first[M],tot;
void add(int x,int y){
	nxt[++tot]=first[x];
	first[x]=tot;
	to[tot]=y;
}
void tarjan(int u,int fa){
	dfn[u]=low[u]=++sign;
	for(int i=first[u];i;i=nxt[i]){
		int v=to[i];
		if(!dfn[v]){
			tarjan(v,fa);
			low[u]=min(low[v],low[u]);
			if(u!=fa&&low[v]>=dfn[u]&&!cut[u]) cut[u]=1,cnt++;
			if(u==fa) child++;
		}else low[u]=min(low[u],dfn[v]);
	}if(u==fa&&child>1&&!cut[u]) cut[u]=1,cnt++;
}
int main(){
	int x,y;
	scanf("%d%d",&n,&m);
	for(int i=1;i<=m;i++){
		scanf("%d%d",&x,&y);
		add(x,y),add(y,x);
	}for(int i=1;i<=n;i++) if(!dfn[i]) child=0,tarjan(i,i);
	printf("%d\n",cnt);
	for(int i=1;i<=n;i++) if(cut[i]) printf("%d ",i); 
	return 0;
} 
### 关于图论中的概念及算法 在图论中,****是指在一个无向图中,去掉该及其相连的所有边后,图的连通分量会增加的。这种特性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城市交通网络中的关键节分析[^1]。 #### 的定义 的定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 对于根节,如果其有两棵及以上不相连的子树,则该根节。因为删除根节后,这些子树将不再连通[^3]。 2. 对于非根节 \( u \),如果其直接子节 \( v \) 或者 \( v \) 的后代没有回退到 \( u \) 的祖先的边(即没有不经过 \( u \) 直接回到 \( u \) 的祖先的路径),那么 \( u \) 是[^3]。 #### Tarjan算法求 Tarjan算法是一种基于深度优先搜索(DFS)的高效算法,用于求解图中的和桥。以下是该算法的核心原理: 1. **时间戳与低值**:在 DFS 遍历过程中,为每个节 \( u \) 定义两个值: - \( dfn[u] \):表示节 \( u \) 被访问的时间顺序。 - \( low[u] \):表示从 \( u \) 或其后代能够回退到的最早的祖先节的 \( dfn \) 值[^1]。 2. **判定条件**: - 对于非根节 \( u \),如果存在某个子节 \( v \),使得 \( low[v] \geq dfn[u] \),则 \( u \) 是[^1]。 - 对于根节,如果其至少有两个子树,则该根节。 #### 算法实现 以下是使用 Python 实现的 Tarjan 算法求的代码示例: ```python def tarjan_cutpoints(n, edges):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 构建图 graph = defaultdict(list) for u, v in edges: graph[u].append(v) graph[v].append(u) # 初始化变量 dfn = [0] * (n + 1) low = [0] * (n + 1) is_cutpoint = [False] * (n + 1) timer = [0] root_children = 0 def dfs(u, parent): nonlocal root_children dfn[u] = low[u] = timer[0] timer[0] += 1 children = 0 for v in graph[u]: if v == parent: continue if not dfn[v]: children += 1 dfs(v, u) low[u] = min(low[u], low[v]) if parent != -1 and low[v] >= dfn[u]: is_cutpoint[u] = True else: low[u] = min(low[u], dfn[v]) if parent == -1: # 根节 if children > 1: is_cutpoint[u] = True # 执行 DFS for i in range(1, n + 1): if not dfn[i]: dfs(i, -1) return [i for i in range(1, n + 1) if is_cutpoint[i]] ``` #### 示例 假设有一个无向图,包含 6 个节和以下边集: ```python edges = [(1, 2), (1, 3), (2, 4), (2, 5), (3, 6)] n = 6 print(tarjan_cutpoints(n, edges)) ``` 输出结果为 `[1, 2]`,表示节 1 和节 2 是。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