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亚理工学院联合斯坦福大学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共同开发出一套具备高度环境感知能力的AI驱动式下肢外骨骼系统,旨在提升人类在真实环境中的行走能力。
该系统可实时识别不同地形(包括楼梯、斜坡和平地)及其坡度,并根据步态周期精准调节助力模式与幅度,从而实现更自然、更高效的助力控制。
AK系列电机在外骨骼上的应用案例 来自乔治亚理工大学团队的项目分享
AI动态适应系统
环境感知:通过深度学习模型(300ms步态相位估计+800ms坡度估计),实时识别地面坡度(-33°~33°)、步行模式(平地/斜坡/楼梯)和步态周期。
智能切换:基于坡度阈值自动切换助力策略(>18.5°楼梯模式|3.5°~18.5°爬坡|-3.5°~3.5°平地|<-18.5°下楼梯)。
代谢优化:AI控制比传统方式节能效率提升86%(6.5% vs 3.5%代谢消耗降低),用户偏好度达7.2/10分。
仿生助力策略
上坡/上楼:刚度控制器模拟膝关节"弹簧"特性,扭矩随坡度线性增强(0.3→1.6 Nm/deg)。
下坡/下楼:阻尼控制器模拟"液压"吸能,阻尼系数最高达0.16 Nm·s/deg。
毫秒级响应:100Hz控制频率,基于步态相位精准触发助力时机(误差<2.5%)。
关键动力单元
搭载CubeMars AK80-9 KV100准直驱电机,集成9:1行星减速器,峰值扭矩18Nm,总系统重量控制在4.4kg。
37Nm/kg最大转矩密度显著降低系统重量,解决外骨骼"自重能耗"难题。
电机9:1减速比+准直驱特性平衡高扭矩与低阻抗,满足楼梯攀爬与平地行走的差异化需求,助力曲线平滑无冲击。
该项目已开源硬件CAD与数据集,为医疗康复、物流搬运等场景提供技术蓝本。未来将与CubeMars深化合作,开发下一代集成化关节模块,推动外骨骼技术民用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