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网络的同行都知道BGP又称“边界网关协议”,他的英文全称是“border gateway protocol”,业内简称“BGP”,他是应用在TCP上的一种路由协议,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实现自治系统间的路由选择功能,通俗来讲就是通过控制路由的传播和选择最好的路由,节省资源提供效率,正是因为这一功能,这项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idc机房上。此外通过使用这一技术可以完美解决电信、联通等ISP线路接入及南北互通互联问题。
但是在实际工作应用中,机房所使用到的带宽产品,经常会出现动态BGP带宽、静态BGP、国际带宽、IP-Transit带宽等多种名词,搞的大家不知所云。为了搞清楚这些概念,下面将重点介绍一些国际通用的产品原则以及使用方法,帮助大家理解并使用这些产品。
因特网实际上是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网状的许多骨干网。“骨干网”一词源自NSFNET,这是一种用于早期研究的网络,该网络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出资兴建。它创建了至今仍在使用的分层结构模型。这种模型中,本地服务提供商连接到区域服务,而后者又依次连接到全国或全球的服务提供商。目前,已有许多骨干网相互连接在一起,这就使得任何两台主机之间都可通信。此外,许多区域性的网络避开了骨干网而直接彼此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