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信号的识别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癫痫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基于小波变换特征结合多种算法实现癫痫脑电信号识别的方法,并提供相应的 Matlab 源代码。
首先,在进行脑电信号识别前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这里使用了小波变换来提取特征。小波变换是一种时间与频率分析方法,可以将信号分解为多个不同尺度的子带。在本文中,我们使用 db5 小波族进行分解,并选取第13级小波系数作为特征。
接着,我们使用 BP 神经网络、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PNN(概率神经网络)、RBF(径向基函数网络)和 KNN 等五种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对特征进行分类。其中,BP 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前向人工神经网络;GRNN 是基于距离权重的回归神经网络模型;PNN 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公式和概率密度函数的分类器;RBF 神经网络使用径向基函数作为隐层神经元的激活函数;KNN 利用样本之间距离的度量来进行分类。
下面是具体的 Matlab 代码实现:
% 数据预处理
load('EEG.mat'); % 加载数据集
本文探讨了癫痫脑电信号识别的重要性和小波变换在特征提取中的作用,利用db5小波系数进行特征选择。通过BP神经网络、GRNN、PNN、RBF和KNN等五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结果显示BP和PNN的准确率最高,为0.89,为早期癫痫诊断提供了有效方法。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