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流程举例:从TEE侧产生的FIQ到REE侧产生的IRQ
嵌入式系统常常需要处理各种中断事件,包括外部设备的输入、定时器的溢出、异常的发生等。在安全方面,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TEE,受信执行环境)的引入提供了一种保护机制,用于处理安全敏感的任务。然而,在TEE侧产生的FIQ(快速中断请求)处理完毕后,返回到普通执行环境(REE,Rich Execution Environment)时,可能会产生新的IRQ(中断请求)。本文将探讨这种情况下的中断流程,并给出相应的源代码实例。
中断是通过硬件或软件触发的异步事件,在处理中断时,系统需要保存当前上下文,并切换到中断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在ARM体系结构中,中断控制器负责接收和分发中断请求,FIQ和IRQ是两种不同的中断类型。FIQ用于处理高级别的、时间敏感的中断,具有更低的延迟和更快的响应能力;而IRQ则用于处理一般的中断事件。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展示了在TEE侧产生FIQ后返回到REE侧产生IRQ的中断处理流程:
// 在TEE侧产生FIQ并触发中断
void generate_FIQ_from_TEE() {
本文介绍了嵌入式系统中,从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TEE)侧产生的FIQ如何在处理后返回到Rich Execution Environment(REE)时,可能触发IRQ中断的流程。通过示例代码解析了中断处理过程,强调了在不同环境间切换时中断管理的重要性。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8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