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端到端大模型,还不太明白VLM和VLA的区别。。。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自动驾驶之心”公众号

戳我-> 领取自动驾驶近15个方向学习路线

大模型已经席卷各个领域,在智能驾驶领域,VLM也正在逐渐铺开落地量产。

不少入门的小伙伴也表示,现在大模型太重要了,想要入门学习,但有点拿不准方向。

以下是知识星球里面一位同学的提问:


请问VLA和VLM的区别是什么?现在推荐学哪个呢?


这两者互为表里:

1、VLM可以理解基础的能力,可以是通用的检测、问答、空间理解、思维链等等能力

2、VLA更侧重Action的能力,最终目的是为了做动作,在自动驾驶中可以理解为自车轨迹预测的能力,通时预测的轨迹又要尽可能的符合人类的理解,这又进一步依赖vision和language的基本能力,比如我要解释这个行为,可以使用思维链的形式一步步推理分析,这里面依赖自动驾驶基础的感知(行人在哪里,2D坐标,3D位置等等)

这两者没办法完全独立的学习,我认为的方式应该是先学VLM,再去扩展到VLA

VLM接扩散模型就可以预测轨迹,也就是Action,这块就涉及到多模轨迹的好处了,面对不确定的环境,单模的能力有限,多模的上限是更高的

最后欢迎大家加入知识星球,硬核资料在星球置顶:加入后可以获取自动驾驶视频课程、硬件及代码学习资料。业内最全的全栈学习路线图,独家业内招聘信息分享~

我们目标是未来3年内打造一个万人聚集的智能驾驶&具身智能社区,这里也非常欢迎优秀的同学加入我们(目前已经有华为天才少年、自驾领域研究前沿的多为大佬加入)。我们和多家业内公司搭建了学术 + 产品+ 招聘完整的桥梁和链路,同时内部在教研板块也基本形成了闭环(课程 + 硬件+问答)。社区里面既能看到最新的行业技术动态、技术分享,也有非常多的技术讨论、入门问答,以及必不可少的行业动态及求职分享。具身智能这么火,要不要考虑转行?自动驾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大模型如何预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结合?这些都是我们持续关注的

加入后如果不满意,三天内(72h)可全额退款!

带着对技术的思考,星球主要包含四大板块:

  • 技术领域的全面分类和汇总;

  • 科研界&学术界顶级大佬直播;

  • 面向求职的资料汇总和岗位分享:

  • 直击痛点的问题解答。

下面给大家分享下业内最前沿的四大技术方向,星球都汇总了哪些内容:视觉大语言模型、世界模型、扩散模型和端到端自动驾驶。前沿文章、数据集汇总、综述归纳应用尽有~

视觉大语言模型

世界模型

扩散模型

端到端自动驾驶

星友独家权益

  1. 第一时间掌握自动驾驶相关的学术进展和量产落地应用;

  2. 免费获得100+专业嘉宾的答疑解惑(有问必答)

  3. 永久免费浏览、下载星球内容(目前近5000干货内容,每天更新)

  4. 所有自动驾驶之心的付费课程8折优惠(价值近3000元)

  5. 学术界&工业界前沿直播视频免费无限期回放(一年近100场)

  6. 免费咨询求职招聘相关问题加入

  7. 专属VIP群,获得最新资讯

<think>嗯,用户让我介绍一下VLAVLM,这两个都是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结合领域的重要模型。首先,我需要确认这两个缩写的全称是什么。VLA应该是Vision-Language-Action,而VLM是Vision-Language Model。对吗?可能用户对这两个概念有点混淆,或者想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区别。 接下来,我需要回忆这两个模型的基本定义应用场景。VLM,也就是视觉语言模型,主要用于理解生成与图像相关的文本,比如图像描述、视觉问答等。而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可能更侧重于将视觉语言信息结合到具体的动作或决策中,比如机器人控制、自动驾驶等需要根据视觉语言指令执行动作的场景。 用户可能想知道它们各自的特点、应用以及区别。可能需要先分别介绍每个模型,再比较它们的异同点。比如,VLM专注于感知层面,处理视觉语言的交互,而VLA则在感知的基础上增加了执行动作的能力,属于更复杂的系统。 还要注意用户的需求是否涉及技术细节,比如模型结构、训练方法等。过用户只是要求介绍,可能需要保持解释的简明易懂,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但又要准确。比如,VLM可能使用Transformer架构,通过多模态融合处理图像文本;而VLA可能在VLM基础上加入强化学习或动作预测模块。 需要确认是否有最新的研究成果或典型模型,比如VLM中的CLIP、Flamingo,VLA中的Gato、RT-2等。举例说明可以帮助用户理解。 另外,用户可能对两者的应用场景感兴趣。比如VLM用于图像搜索、自动标注,VLA用于机器人执行复杂任务。需要明确两者的同应用方向。 最后,总结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强调VLAVLM的基础上增加了动作执行的能力,形成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这样用户就能清晰理解两者的定位关系。</think>### **VLA(Vision-Language-Action)与 VLM(Vision-Language Model)介绍** #### **1. VLM(视觉语言模型)** - **定义**: VLM 是一种结合 **视觉(图像/视频)** 与 **语言(文本)** 的多模态模型,能够理解图像内容并生成相关文本描述,或根据文本指令分析视觉信息。 - **核心能力**: - **跨模态对齐**:将图像特征与文本语义关联(例如:识别图像中的狗并生成“一只金毛犬在草地上奔跑”)。 - **任务场景**: - **图像描述生成**(Image Captioning) - **视觉问答**(VQA,如“图片中有几只猫?”) - **图文检索**(用文字搜索图片,或用图片搜索文字) - **典型模型**: - **CLIP**(OpenAI):通过对比学习对齐图像文本特征。 - **Flamingo**(DeepMind):支持多轮对话的视觉语言模型。 - **BLIP-2**:结合预训练视觉编码器与大语言模型(如 GPT)。 --- #### **2. 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 - **定义**: VLAVLM 的基础上增加了 **动作决策与控制** 能力,形成“感知-理解-决策-执行”的闭环系统,直接将视觉语言输入映射到物理动作。 - **核心能力**: - **多模态推理**:结合视觉、语言环境状态,规划动作(例如:根据指令“拿起红色积木”控制机器人手臂)。 - **任务场景**: - **机器人操作**(如家庭服务机器人) - **自动驾驶**(根据路况导航指令调整车速) - **具身智能**(智能体在虚拟/真实环境中交互) - **典型模型**: - **RT-2**(Google DeepMind):将视觉语言模型与机器人动作策略结合,实现泛化操作能力。 - **Gato**(DeepMind):通用多模态模型,可处理文本、图像、动作序列。 --- #### **3. 核心区别** | **维度** | **VLM** | **VLA** | |----------------|----------------------------------|----------------------------------| | **目标** | 理解视觉与语言的关系 | 将感知转化为物理动作 | | **输出** | 文本或跨模态特征 | 控制指令(如机械臂轨迹、车速) | | **应用场景** | 图像分析、内容生成 | 机器人、自动驾驶、交互式系统 | | **技术挑战** | 跨模态对齐、生成一致性 | 动作安全性、环境实时响应 | --- #### **4. 联系与趋势** - **VLA 依赖 VLM 的基础能力**:VLA 通常以 VLM 为感知层,通过强化学习或动作预测模块扩展决策能力。 - **发展方向**: - **端到端训练**:从原始输入(图像+文本)直接输出动作,减少模块分割。 - **通用智能体**:构建能适应多任务、多场景的“全能型”VLA 系统(如具身通用人工智能)。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模型或技术细节,可随时提出!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