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上车!三个月完成你的BEV模型量产部署

随着特斯拉在AI Day上提出BEV概念,国内外以BEV 为技术栈的感知框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这两年几乎离不开BEV这个关键词。站在上帝的视角,BEV非常适合自动驾驶任务,从最初的BEVDet检测方案,到后面BEVFormer、BEVFusion、MapTR、Occupancy等各个任务模型,几乎都以此为基线。

目前工业界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大多围绕三个主要任务展开:3D目标检测、车道线检测、非常规障碍物检测。

,时长03:41

3D目标检测任务是动态障碍物和部分静态障碍物的主要感知方法,行业主流的BEV路线有LSS方案和BEVFormer系列的Cross-Attention方案。其中LSS更适用于轻量级模型部署到中低端芯片上,而BEVFormer系列在orin这类主流大算力平台上更有优势。无论是行车任务还是泊车任务,各大自动驾驶公司基本都以BEV检测为主要路线。如何部署纯视觉BEV-OD方案?如何部署BEVFusion这类融合方案?如何解决量化掉点问题?不仅仅是小白难受,很多老鸟也EMO......

车道线检测任务在许多自动驾驶功能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自适应巡航(ACC)、车道保持辅助(LKA)、车道偏离预警(LDW)等功能是核心功能,还有更高阶的自动拨杆变道功能、城市NOA无图方案,它们都离不开车道线检测任务。如何判断自车和他车行驶状态?如何预警?如何自动规划车辆行驶路线等等,都需要车道线的感知结果,但车道线模型的优化、部署与后处理也极其麻烦。

5d13e97ac1c84f92b6369160ceaf662e.gif

Occupancy Network的出现对解决长尾问题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案。像截断目标、形状不规则、未有清晰语义的目标(比如挂车、树木、垃圾、以及石子等),传统的3D检测无法解决全部。那么是否可以直接对环境建模,表达为占据栅格的形式呢?不过度区分语义、更关注是否占用,答案是肯定的。BEV模型和Occupancy有较多相似之处,BEV的特征生成范式几乎和Occ完全相同,时序方法也完全适用。Occupancy networks本身即具有voxel级别高精度的环境表示能力和function space的高效表示方法,这也是目前主流自动驾驶公司与主机厂争先落地的方案。解决3D检测留下的1%问题,完成动态静态障碍物感知的闭环。但Occupancy任务比较特殊,数据生成和部署都很让人头大。

无论是重感知,轻地图的路线,还是目前大家追捧的无图方案,都离不开BEV 技术中的障碍物检测/车道线检测与Occupancy三个技术模块,可以说这三个方向撑起了整个量产方案!

重磅!国内首个面向BEV模型部署的量产课程正式开课啦!最后一天优惠,即将恢复原价,有需要的童鞋欢迎加入学习!

算法难!部署落地更难?

面向BEV感知的算法优化本身就不简单,如何将模型从0到1完整部署起来,不掉点能上车就更难上加难了。不仅仅是小白,也难倒了一大批有算法工程经验的老鸟。为了解决BEV模型落地与量化问题,自动驾驶之心联合业内专家推出了国内第一门面向自动驾驶模型部署的教程,死磕BEV检测、BEV车道线、Occupancy三项任务的模型部署与量化。

正式开课,618钜惠即将截止!

5f403833e9872ba4055fd42a7c8e174a.png

以Pytorch、C++和TensorRT为主要开发语言,手把手教学。后期更有BEV跟踪任务、BEV自动标注任务的讲解,助力模型上车和量产开发,课程大纲如下:

887ef3312037cdd569a39665ac0f1204.png

这是自动驾驶之心首次将BEV感知的障碍物,车道线,Occupancy 三大方向统一在一个课程里面。

关于3D检测任务,将给大家讲述经典的BEV 障碍物网络的训练和部署,以及基于BEV 障碍物的跟踪方案;

关于车道线任务,将给大家讲述BEV 车道线相比于2D 车道线的优缺点,以及BEV 车道线网络的训练和部署;

关于Occupancy任务,将给大家带来面向量产的Occupancy的优化网络的训练和部署。

以及面对量产时,如何针对网络进行量化加速,如何通过自动化标注来解决大规模BEV 数据生成的问题。最后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设计出一个多任务BEV 网络。

BEVFusion 后处理解读与部署可视化:

b1114c66fa5e24e28309485f452ac916.png

469721f0c47ab9aa76586c1bb7110c6a.png

9b7680ff1483700bf98be8cecbf3b1bc.png

FastBEV模块图、部署与可视化:

38cd50542e805a1e8d7d2d64af1b84a8.png

d4dd95df5d1f4c43af85dd67b0b487f4.png

ONNX模型展示:

998d135056adb2ec41ccaf5444ef4f83.png

c919a2763b321eb37ff2b61bb227ab40.png

主讲老师

小庄,某top自动驾驶公司资深算法工程师,主攻BEV视觉感知方向,发表多篇顶会论文,在ICCV/CVPR workshop 中取得多项冠军,在自动驾驶领域有丰富的科研和量产落地经验。

课程亮点

1)目前国内最系统/最全面的部署课程,面向量产级;

2)涵盖了自动驾驶的3大主流任务模型的部署,全栈的技术分享;

3)掌握目前大火的BEV跟踪方案,无论是单帧或是多帧都能轻松应对;

4)完整的Torch转ONNX,ONNX转TRT流程,举一反三;

5)学会解决BEV量化掉点问题,助力模型上车;

6)通过C++部署TRT模型,对常见的后处理与主流部署框架有着较深的理解;

7)各大自动驾驶公司都认可的部署方案,无论实习/校招/社招都具有很大优势;

8)良好的自动驾驶学习圈子,一起交流踩过的坑和面试遇到的题目;

面向人群

1)所有自动驾驶感知方向的本科/硕士/博士群体,面向简历的项目,助力面试;

2)所有自动驾驶领域的算法开发人员,希望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同学;

3)想要转到自动驾驶部署与开发的同学;

需要具备哪些基础?

1)一定的BEV感知算法基础,对检测、车道线、Occ任务有一定了解;

2)熟悉Pytorch和C++,有一定的开发基础;

3)一定的线性代数和矩阵论基础

4)对自动驾驶行业有着充分的自信与热情;

扫码咨询

正式开课,618钜惠即将截止!

12f7cebeca76d4c10af87c5738ad8d42.png

欢迎咨询小助理了解更多!

e13e12ac5570f0c0491744450909a92e.jpeg

版权声明

自动驾驶之心所有课程最终版权均归自动驾驶之心团队及旗下公司所属,我们强烈谴责非法盗录行为,对违法行为将第一时间寄出律师函。也欢迎同学们监督举报,对热心监督举报的同学,我们将予以重报!

投诉微信:AIDriver004(备注:盗版举报)

部署基于鸟瞰图(Bird's Eye View, BEV)的模型通常涉及多个技术环节,包括模型优化、推理框架选择、硬件适配与部署配置等。以下是部署BEV模型的典型技术方案和步骤: ### 模型优化与转换 在部署BEV模型之前,通常需要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优化和转换,以适应部署环境的计算能力和内存限制。常见的优化方式包括量化、剪枝和模型结构简化。 - **模型量化**:将浮点精度模型转换为低精度(如INT8)模型,可以显著减少模型大小并提升推理速度,尤其适用于边缘设备部署[^3]。 - **模型剪枝**:通过移除冗余神经元或连接来压缩模型,从而降低计算资源需求。 - **模型结构简化**:针对BEV模型中的复杂结构(如BEVPool)进行优化,例如使用BEVFusion或CUDA-BEVFusion加速BEV特征生成过程[^2]。 ### 推理框架选择 选择合适的推理框架是部署BEV模型的关键步骤。主流的推理框架包括TensorRT、ONNX Runtime、OpenVINO和TVM等,它们支持多种模型格式,并提供优化工具链。 - **TensorRT**:适用于NVIDIA GPU平台,支持高效的模型推理加速,尤其适合BEV模型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部署。 - **ONNX Runtime**:跨平台推理引擎,支持多种硬件后端,适用于需要多平台兼容的部署场景。 - **OpenVINO**:适用于Intel CPU和集成显卡的推理加速,适合在边缘计算设备中部署BEV模型。 - **TVM**:开源的深度学习编译器,支持多种硬件后端,可对BEV模型进行端到端优化。 ### 硬件部署配置 BEV模型部署需要根据目标硬件平台进行适配和配置。例如,在自动驾驶车辆中,BEV模型部署于嵌入式GPU(如NVIDIA Jetson系列)或专用AI加速芯片(如华为Atlas、特斯拉FSD)。 - **设备选择**:根据推理速度、功耗和成本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 - **部署配置文件**:定义目标设备、精度、输入输出格式等参数,例如`DEPLOY_CFG_PATH`用于指定部署配置[^3]。 - **输入数据预处理**:确保输入图像经过与训练阶段一致的预处理操作,例如归一化、尺寸调整等。 ### 部署流程示例 1. **准备模型与配置文件**:指定`MODEL_CFG_PATH`、`MODEL_CHECKPOINT_PATH`和`DEPLOY_CFG_PATH`等路径。 2. **模型转换**:使用部署工具将PyTorch或TensorFlow模型转换为TensorRT、ONNX或其他格式。 3. **性能测试与调优**:在目标设备上测试推理速度和精度,并根据结果调整模型参数或优化策略。 4. **集成到应用系统**:将优化后的BEV模型集成到自动驾驶感知系统中,完成端到端部署。 ```bash # 示例模型转换命令 python tools/deploy.py \ --model-cfg-path configs/bevformer/bevformer_r50.py \ --model-checkpoint-path work_dirs/bevformer_r50.pth \ --deploy-cfg-path configs/deploy/bevformer_tensorrt_fp16.py \ --input-img test_data/sample.jpg \ --work-dir work_dirs/deployed_bevformer \ --device cuda:0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