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设计背景与意义
智能寻迹技术是机器人自动化的核心应用之一,传统人工巡检或物流搬运效率低、成本高。本设计以STM32F103C8T6为核心,结合多传感器融合与自适应控制算法,开发一款高精度、低成本的智能寻迹小车,可应用于教育实训、仓储物流及智能巡检等领域,推动自动化技术落地。
二、系统整体架构
硬件设计
主控模块:STM32F103C8T6(72MHz主频,64KB Flash)搭载FreeRTOS,实现多任务实时调度。
传感单元: ∙五路红外对管(TCRT5000,检测距离1-25mm,精度±1mm);超声波模块(HC-SR04,避障距离2-400cm);MPU6050陀螺仪(路径纠偏,姿态角误差<0.5°)
驱动单元:L298N驱动双直流电机(转速0-200rpm,扭矩3kg·cm),编码器反馈闭环控制。
通信模块:HC-05蓝牙(手机APP控制)与OLED屏(实时显示路径状态)。
软件设计
嵌入式层:PWM调速电机,数字滤波消除红外信号抖动。
控制算法:自适应PID循迹算法(动态调节Kp/Ki/Kd,路径跟踪误差<1cm);模糊逻辑避障策略(障碍物距离<15cm时自动绕行)
交互设计:上位机软件(基于Qt)实现路径规划与数据可视化。
三、核心功能实现
精准寻迹
支持黑白线、磁条及色带多种路径识别,适应照度50-5000lux环境。
最大循迹速度0.5m/s,弯道半径≥10cm时无脱轨。
动态避障
超声波+红外双重检测,障碍物识别率>99%,绕行成功率>95%。
紧急制动:检测到碰撞风险时,电机响应时间<0.2s。
多模式控制
自动模式:自主循迹+避障,支持ZigBee多车协作(选配)。
手动模式:手机APP虚拟摇杆操控,蓝牙传输延迟<50ms。
本设计通过STM32的高效控制与智能算法结合,打造高性价比、易扩展的寻迹小车,为自动化技术教学与工业应用提供实践载体。
我是小码过河,专注计算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领域,解决你毕业道路上的所有难题。从选题开题到数据程序再到最后的毕业答辩,全程陪伴不失联,为你提供思路、优化结构、修改润色,24h全流程指导,沟通不担心,问题不过夜!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