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目录结构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的标准目录结构,包括bin、boot、dev、etc、home、lib、lost+found、mnt、opt、proc、root、usr、sbin、tmp和var等目录的功能和用途,帮助读者理解Linux文件系统的组织方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bin(binaries):
/usr/bin,命令(二进制)文件目录。包含可供root和普通用户执行的所有Linux的命令或者二进制文件。包含shell解析器

2 boot:
系统启动、引导和内核目录,存放引导装载文件,一般系统启动的相关信息、命令、程序都在这个目录下。boot目录下的grup目录,配置grup.conf文件的timeout属性=0,Linux以后启动时就不需要等待。

3 dev:
设备目录,存放各种的硬件设备的信息,比如:光驱、磁盘。

4 etc:
系统级别的配置文件所在的目录。比如网卡、hosts、profile。这个目录一般都是由系统管理员来使用。

5 home: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主要用来存放普通用户的目录,也就是说home目录下可以有很多的不同用户的目录。但是,root用户的目录是单独存放的。

6 lib/lib64:
存放系统使用的函数库的目录。由于Linux是c语言开发的,所以里面存放了很多的头文件等内容,由于Linux是开源的,所以这里是公共库的存放目录。

7 lost+found:
在文件系统ext2、ext3下,系统崩溃时的消息记录到该目录下。

8 mnt:
一般专门用来挂载外部设备的目录,系统管理员临时安装系统的一个安装点

9 opt:
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的安装目录

10 proc:
重要的需要存放到内存中的数据

11 root:
root用户的家目录

12 usr:
一般把各用户的公用的软件安装到这个目录下(约定俗成)。应用程序、命令、函数库、共享包、内核源码等。

13 sbin:
该目录下存放的是只供root用户的一些命令。普通用户只有查看权限,而没有执行权限。

14 tmp:
临时目录,一般存放程序运行时产生的一些临时数据。每次系统关闭时都会清空该目录,所以该目录下不要存放重要数据。

15 var:
用于存放程序运行时需要改变的数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