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记录考研准备开始前的大致过程。
鉴于自己曾经0分大学英语挂科的情况,已经确定无法获得保研资格。在2016.3-2016-5的过程中,没有找到满意的暑期实习,加之对于读研这个事情是否必要的考虑,决定参加研究生考试来满足进一步学习的意愿。除于对自己能力与知识量的自信,选择了一条不太一样的考研之路。
之前对于读研和工作的事情考虑过于简单,始终觉得虽然工作和考研最终获得的东西有所区别,但在同等时间情况下,工作中所能获取的经验远重要于读研究生阶段获取的知识,且一直以来都自以为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工作比读研更加好发挥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加之对于经济独立的迫切渴望,使得工作看似是一个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做了这么几件事:
- 参加了众多互联网公司的暑期实习生招聘面试,一来为了检验自己各方面是否已经达到了工作的要求(本科期间的能力、知识储备是否足够),二来和各面试官进行交流获取一些建议。
- 和已经参加参加工作的学长进行交流,确认参加工作的优势与不足。
- 和继续深造读研包括直博的学长进行交流,确认继续受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对自身缺乏清晰定位(能力、意愿),想法几经变动,常常出现和某一“派”的人聊完后心中就有所偏向,反复摇摆。现在来看,主要还是自己缺乏认真缜密的思考,在寻求建议的过程中思维懒惰,想要将其他人的意见进行整合然后运用于自身。思考逻辑的错误导致当时自己内心十分挣扎,觉得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无法得出结论。
暑期实习中最有希望的腾讯OMG挂了后,虽然之后还参加了百度的面试,但心里已经暗定了考研,并不是自己已经思考清楚,实在是逼到了这一步。
吃了之前缺乏思考的亏,在准备考研的开始,就将准备策略进行了调整。咨询了一些学长的建议与准备过程后,自己进行整合记录,然后开始上网查找相应心得和资料,同样进行整合。网上的资源很丰富,在这特别感谢王道论坛,该论坛以计算机考研为主,围绕各个学校为板块,整合搜集了十分多的资料,也得益于基数巨大的用户群,使得很多考研成功的同学能来分享经验。
设定的考研目标院校包括:清华、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信工所、北大、北理(本校)、北航。在王道针对这几个学校搜集了若干篇经验帖,进行整合。同时向学长们了解了学校的相关的一些信息。最终保留了清华、计算所、信工所作为待定目标,正式开始考研准备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