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层多路访问协议

本文探讨了在广播链路上如何解决多路访问问题,即多个发送和接收节点如何协调对共享信道的访问。介绍了信道划分协议(如TDMA, FDMA, CDMA)、随机接入协议(时隙ALOHA, 纯ALOHA, CSMA/CD)以及轮流协议(轮询和令牌传递协议)的原理和优缺点。这些协议在解决碰撞、提高信道利用率和确保网络分散性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127471919,12266026,2022职业技能大赛:Debian上的SAMBA服务配置实战,"['服务器', 'Linux', '运维', 'Samba配置', '身份认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计网中,我们学习过两种网络链路:点对点链路和广播链路。

点对点链路(point-to-point link)是由链路一端的单个发送方和链路另一端的单个接受方组成,许多链路层协议都是为了点对点链路设计的;点对点(Point-to-Point Protocol,PPP)和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HDLC)是两种这样的协议。

广播链路(broadcast link),能够让多个发送和接受节点都连接到相同的、单一的、共享的广播信道。(用术语“广播”是因为当任何一个节点传输一个帧时,该信道广播该帧,每个其他节点都能收到一个拷贝)以太网和无线LAN是广播链路层技术的例子。


本篇博文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协调多个发送和接收节点对一个共享广播信道的访问,也就是所谓的多路访问问题(multiple access problem)。因为所有的节点都能传输帧,两个以上的节点可能会同时传输帧。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所有节点同时接到多个帧;也就是说,传输的帧在所有接收方处发生碰撞(collide)了。通常,碰撞帧的信号纠缠在一起。因此,涉及此次碰撞的所有帧都丢失了,在碰撞时间间隔中的广播信道被浪费了。

为了解决多路访问问题,需要协议来规范节点在共享的广播信道上的传输行为,这种协议就被称为多路访问协议(multiple access protocol)。

在大量的链路层技术中,已经实现了几十种多路访问协议。尽管如此,可以将任何多路访问协议划分为3种类型之一:

1、信道划分协议&#x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