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间通讯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线程和测试类实现多线程编程,通过实例展示了线程的创建、运行及消息处理过程,特别强调了如何在测试类中集成线程,并通过PostThreadMessage和Sleep函数进行线程间的消息交互。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参考文章连接文章连接:http://www.codeproject.com/cpp/Win32_MQ_MultiThreading.asp

下边的事例程序用到了线程,test继承自CThread,参考下面的链接:

http://blog.youkuaiyun.com/wei801004/archive/2006/05/18/744341.aspx

 #define THRD_MESSAGE WM_USER + 2

DWORD WINAPI test::ThreadWorkItem(LPVOID lpParameter)
{
 MSG msg;
 while (true)
 {
  BOOL MsgReturn = ::PeekMessage(&msg, NULL, 0, 0,PM_REMOVE);//程序会立刻返回

 //BOOL MsgReturn = ::GetMessage(&msg, NULL, 0, 0);//程序阻塞接受消息

  if (MsgReturn)
  {
   switch ( msg.message )
   {
   case THRD_MESSAGE:
    {
     break;
    }
   default:
    cout<<"Error!"<<endl;
    break;
   }
  }
 }
 return 0;
}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test oTest;
 oTest.Start();

 PostThreadMessage (oTest.m_dwThreadID, THRD_MESSAGE, 0,0);

 Sleep(100);
}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多种高级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包括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分位数格兰杰因果检验、混频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频域因果检验。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之处,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时序列数据。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分为非参数方法、双变量和多元检验,能够在不假设数据分布的情况下处理复杂的关系。分位数格兰杰因果检验则关注不同分位数下的因果关系,尤其适合经济数据的研究。混频格兰杰因果检验解决了不同频率数据之的因果关系分析问题,而频域因果检验则专注于不同频率成分下的因果关系。文中还提供了具体的Python和R代码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适合人群:从事时序列分析、经济学、金融学等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非线性因果关系感兴趣的学者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研究复杂非线性时序列数据中的因果关系;②分析不同分位数下的经济变量因果关系;③处理不同频率数据的因果关系;④识别特定频率成分下的因果关系。通过这些方法,研究人员可以获得更全面、细致的因果关系洞察。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较多数学公式和编程代码,建议读者具备一定的统计学和编程基础,特别是对时序列分析有一定了解。同时,建议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践操作,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