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 detec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wrote to memory after end of heap buffer

在全屏模式下进行截图时遇到'CRT detec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wrote to memory after end of heap buffer'错误,问题可能与内存分配、缓冲区大小和字节对齐有关。增大缓冲区尺寸和改变通道数能避免错误,但引发错误的根源仍不清楚。尽管内存泄漏检测工具如_CrtCheckMemory可帮助检测,但在VS中,当出现内存问题时,IDE本身会给出警告。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void saveSceneImage(int x,int y,int width, int height, int SaveNum)  
{  
	//glGetIntegerv(GL_VIEWPORT,ViewPort);  
	int ColorChannel = 4;  // 位图文件通道数,RGB  // !!!原来为3,在全屏时会出问题
	int bufferSize = width*height*sizeof(GLubyte)*ColorChannel;  
	 char * ImgData = new  char[bufferSize];   // (!!!!!!!!!bufferSize要再大一点,否则在全屏的时候会出现内存溢出问题)
	// OpenGL 相关
	glPixelStorei(GL_UNPACK_ALIGNMENT,4);   // 4字节对齐
	glReadPixels(x,y,width,height,GL_BGR_EXT,GL_UNSIGNED_BYTE,ImgData);  //从图像缓存里读取一块数据到内存

	//ColorReverseChar(ImgData,width,height);
	BITMAPFILEHEADER hdr;  
	BITMAPINFOHEADER infoHdr;  
	// 我们只需要关心位图的尺寸,其他值默认就好了
	infoHdr.biSize = sizeof(BITMAPINFOHEADER);  
	infoHdr.biWidth =width;  
	infoHdr.biHeight = height;  
	infoHdr.biPlanes = 1;  
	infoHdr.biBitCount = 24;  
	infoHdr.biCompression = 0;  
	infoHdr.biSizeImage =width*height*3;  
	infoHdr.biXPelsPerMeter = 0;  
	infoHdr.biYPelsPerMeter = 0;  
	infoHdr.biClrUsed = 0;  
	infoHdr.biClrImportant = 0;  

	hdr.bfType = 0x4D42;  
	hdr.bfReserved1 = 0;  
	hdr.bfReserved2 = 0;  
	hdr.bfOffBits = 54;  
	hdr.bfSize =(DWORD)(sizeof(BITMAPFILEHEADER)+sizeof(BITMAPINFOHEADER)+width* height * 3);  

	char ge=0;
	char shi=0;
	char pic[]="F:\\snap00.bmp";

		ge=SaveNum%10;
		shi=SaveNum/10;
		pic[7]=shi+'0';
		pic[8]=ge+'0';

	ofstream destfile(pic,ios::trunc);
	destfile.close();
	destfile.open(pic,ios::binary | ios::app);// app模式,依次写入BITMAPFILEHEADER、BITMAPINFOHEADER和图像数据
	destfile.write((char*)&hdr,sizeof(BITMAPFILEHEADER));  
	//destfile.seekp(sizeof(BITMAPFILEHEADER));
	destfile.write((char*)&infoHdr,sizeof(BITMAPINFOHEADER));  
	//destfile.seekp(sizeof(BITMAPINFOHEADER));
	destfile.write((char*)ImgData,width* height * 3);  

	delete[] ImgData;
}  


窗口模式下没有问题,但是在全屏模式截图的时候,会出现CRT detec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wrote to memory after end of heap buffer错误,见下图:


错误弹窗提示错误原因是:所写的内存地址,超出了事先分配的内存地址空间;

此时,试着将buffersize 改成2倍大小,程序全屏截图操作正常,又试着将通道数改为4(是不是跟字节对齐有关?不太清楚),程序全屏截图操作正常。

显然,多申请了,不会造成这种错误,但是浪费了空间,那么这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网上说有一种快速检测内错泄漏的方法:

只有一行代码: _ASSERTE( _CrtCheckMemory( ) );

但是我不会用= =

自己试了下,也不需要自己写这样的代码,出现内存泄露的时候VS就告诉你了。

就像下面这样: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int* heap= new int[10];
	for (int i=0;i<12;i++) // 明显超出了申请空间!
	{
		heap[i]=9;
	}
	delete [] heap;
}






### 回答1: Q: "b'crt detec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wrote to memory after end of heap buffer.'" 的意思是什么? A: 这个错误信息的意思是应用程序在堆缓冲区的末尾之后写入了内存,这可能导致程序崩溃或不稳定。 ### 回答2: crt是一个C语言运行时库,用于帮助开发者进行C语言程序开发。在程序运行时,如果发现程序写入了超过堆缓存的末尾,crt会发出“crt detec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wrote to memory after end of heap buffer”警告消息。 这个警告消息通常发生在程序中使用了malloc()来分配内存空间,然后尝试写入这个空间之外的内存地址。这可能是由于程序错误导致的,例如数组越界、使用未初始化的指针等等。 如果发现出现了这个警告消息,需要及时检查程序代码,定位问题所在,并进行修复。对于堆缓存溢出的问题,可以使用一些调试工具来帮助定位和解决问题。例如,可以使用Valgrind这样的工具来查找内存泄漏和访问越界的问题。 在程序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内存的分配和释放,不要随意访问未知的内存地址,避免造成内存泄漏或堆缓存溢出等问题。及时修复问题,可以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程序能够正常运行。 ### 回答3: "CRT探测到应用程序在堆缓冲区结束后写入了内存"这个问题是由于应用程序在使用C运行时(CRT)中的堆缓冲区时出现了错误。堆缓冲区是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的一种方式,用于存储应用程序的数据。CRT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提供的标准C库。 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应用程序试图写入超出分配给它的内存范围时,操作系统会通过一个称为“内存访问违规”的错误来通知应用程序。然而,这个错误通常只有在调试版本的应用程序中才会出现。因此,微软在发布C运行时中加入了一些内存调试函数,其中包括对堆缓冲区的监视和控制,以及对内存访问错误的检测和报告。 这个错误通常会影响C和C++应用程序,因为这些语言依赖于手动分配和释放内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应用程序的源代码进行调试和修改。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内存调试工具来检测并定位堆缓冲区越界写入。另外还可以通过改用STL容器、智能指针等现代C++技术来避免手工内存管理带来的问题。 总之,这个错误提示表明应用程序在使用堆缓冲区时发生了内存越界写入错误,需要开发者对代码进行修复以确保程序的正确运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