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列化:
对象的序列化:将对象编码成一个字节流。
对象的反序列化:从字节流中重新构建对象。
序列化的应用:
1)数据持久化:一个对象被序列化后,生成的编码可以储存在磁盘上,以后可以通过反序列化来得到该对象。
2)作为通信的数据格式:序列化的结果可以通过网络从一台机器传输到另一个机器中。
3)克隆数据:把对象序列化的结果储存在内存中的缓存区里,之后通过反序列化机制,可以得到一个该对象的深层拷贝。
2)Java中的序列化:
概念:Java中的序列化机制是将对象转换为连续的字节数据,通过这些字节数据可以得到原先的对象状态。
注:该机制能够自动处理不同操作系统间的差异,在windows上序列化的Java对象,可以在linux上通过反序列号被重建出来。
实现:类需要实现java.io.Serializable接口,即可被序列化。
例子:
ByteArrayOutputStream baos=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ObjectOutputStream oos = new ObjectOutputStream(baos);
// 对serialObj对象进行序列化。(serialObj对应的类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
oos.writeObject(serialObj);
3)Hadoop中的序列化:
概念:hadoop中的序列化机制是通过调用对象的write(DataOutput)方法,将对象序列化到流(DataOutput)中。
实现:类需要实现org.apache.hadoop.io.Writable接口,即可被序列化。
注:Writable接口有两个方法:
1)序列化方法:
// 将对象序列化到流(DataOutput)中。
void write(DataOutput out) throws IOException;
2)反序列化方法:
// 从流(DataInput)中读取对象。说明:应尽可能地复用现有的对象,以提高效率。
void readFields(DataInput in) throws IOException;
例子:
ByteArrayOutputStream baos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DataOutputStream dout = new DataOutputStream(baos);
Object obj = new Object();
// 将obj对象序列化到输出流dout中
obj.write(dout);
dout.close();
比较:
java的序列化机制中:反序列化过程会不断地创建新的对象。
hadoop的序列化机制中:反序列化的过程中,可以在同一个对象上得到多个反序列化的结果,也就是说对象可以复用,从而减少了对象的分配和回收的次数。
hadoop中的序列化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05-02 10:54:26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