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分层架构

原则:

  • 每层只能和位于其下方的层发生耦合。

目的:

  • 有效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

分类:

  • 严格分层架构:某层只能与位于其直接下方的层发生耦合
  • 松散分层架构:允许某层与它的任意下方层发生耦合。

传统三层架构 

  • 表示层(web)

  • 业务逻辑层(business/service)

  • 数据访问层(dao)

缺点:

  • 类的职责不易划分
  • 类的依赖关系混乱
  • 业务处理逻辑和技术处理逻辑混合在一起
  • 一个业务领域的动作分散在多处,不易复用,迭代成本高。
  • 事务控制范围太大

DDD分层架构:

目的

  • 将技术复杂度和业务复杂度分离,让领域层负责业务复杂度,让应用层和基础设施层负责技术复杂度。

DDD传统四层架构

用户接口层(User Interface)

  • 负责向用户显示信息和解释用户指令,这里的用户可能是用户,也可能是外界其它系统。

应用层(Application)

  • 应用层是很薄的一层,理论上不应该有业务规则或逻辑,主要面向用例,通过对领域层对象的编排,实现了用例。
  • 应用层除了负责调用领域层和基础设施层,还需要协调并发控制、事务控制、权限控制等技术事项。

领用层(Domain)

  • 领域层的作用是实现企业核心业务逻辑,领域层主要体现领域模型的业务能力,它用来表达业务概念、业务状态和业务规则,与具体的实现技术无关

基础设施层(Infrastructure)

  • 基础层是贯穿所有层的,它的作用就是为其它各层提供通用的技术和基础服务,包括第三方工具、消息中间件、缓存以及数据库持久化等。

优化后的四层架构

传统四层架构的问题:

  • 基础设施层放入底层是存在缺点的,领域层依赖于基础设施层,这对DDD的核心层-领域层的内聚性会产生影响。

四层架构的优化:

依赖倒置原则(DIP):

  • 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底层模块,两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

  • 抽象不应该依赖于实现细节,实现细节应该依赖于接口。

  • 按照DIP的原则,领域层和基础设施层都只依赖于由领域模型所定义的抽象接口,这样领域层就可以不再依赖于基础设施层,而基础设施层通过注入抽象接口的实现就完成了对领域层的解耦。

按照依赖倒置原则(DIP),各层的内容如下:

用户接口层(User Interface)

  • 接口实现类(controller、rpcServiceImpl)
  • 消息监听类(listener)

应用层(Application)

  • 调用领域层的实体对象完成一个业务。
  • 调用repository保存数据。

领域层(Domain)

  • entity
  • value object
  • domain service
  • event publisher/subscriber
  • repository interface
  • adapter interface

基础设施层(Infrastructure)

  • repository
  • DDD分层架构的数据库等基础资源访问,采用了仓储(Repository)设计模式,通过依赖倒置实现各层对基础资源的解耦。
    仓储又分为两部分:仓储接口和仓储实现。仓储接口放在领域层中,仓储实现放在基础层。
  • mq(发消息)
  • cache
  • 中间件
  • adapter

传统三层架构和DDD四层架构的比较:

  • DDD分层架构对三层架构的业务逻辑层进行了更清晰的划分,改善了三层架构核心业务逻辑混乱,代码改动相互影响大的情况。

  • DDD分层架构将业务逻辑层的服务拆分到了应用层和领域层。应用层快速响应前端的变化,领域层实现领域模型的能力。

说明:

  • DDD代码分层架构中,由于用户界面层和应用层通常都需要与基础设施层打交道,故很多系统都是采用松散分层架构。

拓展

  • 六边型架构

  • CQRS架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